※ 引述《andybg (小賠)》之銘言:
: ※ 引述《jongam (全站最中肯)》之銘言:
: : 去過5日教召 要說很累其實還好
: : 問題是你5天的工作都被耽誤
: : 回來要補這5天沒做的事
: : 很多時候一些重要行程都還要特地排開
: : 自己出國玩 回來補工作就算了
: : 去教召在那邊浪費時間真的很哭腰
: : 明年以後那個14天的
: : 真的去一定會起笑
: 三年前肥宅我都三X歲還被教召,光第一天報到就馬上全副武裝戶外操課
: 接下來每天都全副武裝操課,每天都戶外操課,除了打靶外
: 新訓玩的幾乎都RUN過一次
: 怎麼跟我以前聽到的快樂教召都不一樣
: 反正下一次再遇到,我是絕對想躲拉
我個人是覺得教召幾天還是其次,
重點是這幾天是花時間在訓練甚麼?花的時間是否真的具有意義?
國防部教召課程建議應該要清楚的排給大家看,
而戰技跟體能兩者應該要分清楚,
時間應該要花在現代真正打仗用得到的戰技上,像是武器與通訊設備的使用等。
而不應該花在需要個人意願長期累積的體能等。
且更不應該花時間在啥狗屁服從與紀律上面,
隨便把軍隊那套亂搬出來用是很危險很糟糕的,
這是民主時代,文化不同了,
沒有認同就沒有紀律可言,且認同是依賴在個人能力上的,
像是對戰爭的理解、克敵制勝、能顧慮與照顧大家的安全等等,
而不是軍階,否則就算大家在營裡表面上服從長官,
退伍、出營門或甚至真打仗了可就不見得會(多半是不會)鳥這個。
等到真打仗才發現身邊沒戰友那可就好笑了。
短期訓練例如站大太陽下練習列隊、內務管理等等,
相信沒人打仗在跟你比這個。
在大太陽下操課或是重複性的行軍練習,必要性也值得商榷,
體能相關部分你只是短期訓練,玩這個意義不大,
且實戰誰會沒事窩大太陽下面暴露在外當活靶?
如果要訓練技能則應該只針對真正的戰場實用技能為主。
然後一整日的訓練的體能消耗規劃要讓大家充分預知且不宜過度,
許多朋友共同回憶中的超憂管理方式.....做不完的事以及無盡的操課,
多半只會誘發許多人軍旅生涯所學到的最強戰技之一.....打忙
如果只是服役時三五天一週短期刻意體驗一下也就罷了,
長時間花在這種事上面根本毫無意義,特別是短期教召或縮短役期的服役軍人。
打靶部分,下面提的證照做法也許比較有彈性及效果,
體能部分,用馬拉松參賽紀錄之類,或國防部自辦全副武裝跑步檢驗等等代替,
也許效果更好。
個人是認為軍事訓練有些項目可以考慮轉換為類似證照的方式,
(以下就暫以證照說明)
不同項目有各自的檢驗標準、證照效期、對應的訓練課程,
而國家對取得證照者在有效期間內可以提供一定的財務上的好處,
看是要薪水、津貼、獎金還是減稅等等形式都可以討論(以下暫且視為津貼)。
這種方式或許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取代教召的功能,
例如有某些項目證照者,可免除部分或全部的教召,沒有證的才會召,
讓大家可以自己排時間去檢證,時間上也比較有彈性。
適用對象除了備役人員以外,或許現役部隊也可以,
包括不同軍種可能有不同標準,
並可考慮其他包括已除役但年齡不算太老的(例如退休年齡以下之類),
或有一定年紀但尚未達役齡者(例如高中生)。
這些檢驗與訓練課程原則上可能都是採自費方式,
但也許可以對不同身分別提供不同的補助費用或時數額度(每年或每幾年等),
例如採現役最高,備役次之,其他最低或無補助等等。
此外若要對不同身分別的相同證照做津貼額度分級也可以再討論。
特殊專門技能兵種,如果可以建立適當的技能檢驗標準,
或許能透過學校選修課程等方式提供適當對象選訓,
先修、進階課程與檢驗,分階段逐步培養相關專業技能。
同時也可以作為服役選兵的參考。
最後就是如果費用與證照津貼比例恰當的話,
也許對全體民眾參與意願上面會有正面的效果。
以打靶為例,或許國防部可以設立一些靶場讓民眾參與,
像先從槍枝分解與保養課程與技能檢驗開始,有費用低效期長但沒津貼的證照,
但是有這證照後才能進一步參加打靶課程與檢驗,
射程、命中率、射姿、槍種等等也有不同的分級與津貼、效期等等。
此外現役、備役軍人可各自有每年或每幾年固定的免費子彈額度。
其他戰技應該也可以規劃成課程與檢定的方式,
政府提供軍事相關的訓練課程與檢驗,以及取得證照的財務津貼提供誘因,
來加強民眾參與訓練習得技能的自主動機,
藉此提供不同於目前只能透過教召的被動訓練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