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 《awwwe (科科笑)》 之銘言:
:
: 輕軌,跟一般道路一起平地行駛
: 需要等紅綠燈
:
: 速度慢!!!!! 在一般道路行駛不能像捷運一樣高速駕駛,通勤速度大扣分
: 占用一般道路,縮減車流量
: 台灣車禍那麼多,過十字路口危險!!!!!!!
:
: 超不實用的
: 要蓋大眾運輸就該蓋高架橋阿
: 不然就走地下阿
:
: 蓋什麼垃圾
: 我再說一次
: 輕軌就是垃圾
:
: 縮減一般道路,這樣通勤量不就相對減少嗎
: 輕軌還比我開車慢
: 到底有什麼屁用
:
: 垃圾
: 輕軌就是垃圾
: 有沒有輕軌的卦?
:
:
:
:
:
:
:
:
論述裡的「佔用一般道路,縮減車流量」,其實這是所有先進國家的交通目標。
只有台灣明明地狹人稠,還在學美國搞大公路主義,一周七天、每逢下班時間,路上就被一
堆一人汽車塞滿,交流道也回堵。
台灣在國民黨時代,因執政者缺乏遠見,失去了建設大眾運輸網的黃金期,現在要建立捷運
或輕軌都要花大錢肥地主。
目前要建立軌道運輸,要面對:
1.地主、政客亂拉路線炒地皮。
2.沿線徵收土地金額高昂。
3.四輪發動機鐵殼輪椅族抗議道路縮減,不能隨意違停。
4.少子化造成的財政負擔。
然而路上車少,把空間留給捷運與路面電車,恰恰是先進國家的象徵。
原文還說縮減道路不利通勤,拜託了,日本許多周邊城鎮的人口,每天都靠完善的軌道路網
通勤,一趟車程1小時根本正常。
完善的軌道運輸除了有利降低房價,還能降低一人汽車趴趴走減少車禍與空氣污染。
跟我們經濟規模差不多的捷克,首都布拉格擁有古堡、各式公園、密集的路面電車網路,高
架快速道路是遠離市區,做外環形式的。
優點是:
1.天際線完整。
2.減少一人汽車通勤。
3.步行者、單車、機車騎士的天堂。
以下是親身體驗的範例:
行人在比車道寬大的人行道等公車,抬頭能看到路面電車線,地上也有導引線。
https://i.imgur.com/fMpsm3A.jpg
由於車輛減少,所以不像台灣變成違停天堂,停車格有避車彎,行人與車輛行駛更安全。
https://i.imgur.com/V8ksRn7.jpg
這張網路上抓的,去捷克時沒特別拍道路建設:
https://i.imgur.com/JYDYdVf.jpg
(行人車輛與路面電車共融式設計,小孩可以放心的自己逛街、上下學。)
完整的天際線:
https://i.imgur.com/6F8fSzl.jpg
https://i.imgur.com/Pebolhr.jpg
https://i.imgur.com/MpylMJ2.jpg
台灣不是做不到,是因為執政者缺乏遠見、民眾交通知識被政府選擇的大公路主義荼毒,導
致出現車種歧視、鈑金霸權、每年3000人的道路死亡。
回到議題本身,台灣應該朝荷蘭、日本、捷克的交通規劃走,「正確規劃」的捷運與輕軌都
必要,當然,前提是「正確規劃」。
同樣規模經濟體的捷克首都,規劃真的屌打台北,非常先進。
然而現實是,無能的民代與尸位素餐的公務員,反而朝美國大公路主義,加上台灣獨特的禁
行機車、行人自己要注意、馬路如虎口、區間測速、體諒違停的人情味。變成殘酷的殺人機
器。
這些社會成本卻是底層上至中產階級要承擔。
醒醒吧,藍綠白黃都是假議題,你每天打開門就高機率被撞死才是真的。
台灣就是個剛好吃到全球化與美國供應鏈奶水的垃圾三流國家,公務體系充滿了垃圾,教育
出愚蠢的民眾,再選出奸巧低能的民代。
這種惡性循環只剩移民可以逃離。
垃圾三流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