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有太多聰明人是一件危險的事嗎?
“動力學”
10年前,一位來自康乃狄克大學的科學家Peter Turchin曾在《自然》雜誌上做出驚人的
預測,接下來的十年會是美國和西歐逐漸走向動蕩的時期。 他強調,「這是因為培養了
過剩的高學歷年輕精英」。這個預言出來之後,歐洲民粹主義激增、川普意外當選美國總
統、黑人運動等社會動盪紛紛爆發,使得這位科學家在某些圈子裡變得非常知名。 同時
,這也激發了許多經濟學家對“動力學”的興趣,即運用數學建模來分析歷史變化。
儘管精英產量過剩會導致不安的社會問題出現,但同時精英也能起到為社會提供政策改革
的作用。 Turchin追溯到古羅馬和古代中國王朝,發現社會從穩定到動蕩的階段變化通常
需要50年左右的時間。 再放眼美國,儘管現今國會上兩黨水火不容,類似於1900年左右
民主黨和共和黨的高度分化。 但在20世紀中期,兩黨又變得齊心協力。
所以,到底是什麼打破了矛盾相對平靜的狀態,變得混亂不堪呢? Turchin將整個社會看
作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遵循著特定的模式。 這一理念遭到了史丹福大學歷史學家N
iall Ferguson的反對,認為它只適用於小規模的研究。
在Turchin今年發布的一篇論文中,他驗證了自己在2010年關於社會動蕩的預言。 其預測
模型考量了許多因素,但和馬克思一樣,Turchin同樣認為社會所有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
的產物。 不同的是,馬克思的關注點在於無產階級,而Turchin對精英階層內部的競爭更
感興趣。 精英與競爭
那麼,哪些人可以被視為精英? 競爭的表現形式又是什麼?
不同地區情況不同。 比如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與當地政府部門的規模、以及崗位數量有
關。 貧富差距越大,競爭越有可能出現。 站上頂層的人可以獲得巨大的利益和政治影響
力,錯失名利的人則會產生沉重的挫敗感。 尤其是那些自認為是精英的人,這種遺憾乃
至怨恨的心態就會特別強烈。
雪上加霜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獲取教育資源的門檻越來越低,大量潛在的精英在批量
推出。 Turchin認為,這些都會致使政治局勢走向混亂:口齒伶俐的聰明人搶奪政治和經
濟權力,精英內部停止協作,反精英潮流應運而生,社會秩序隨之崩塌。
通過關注不滿的精英階層來理解政治動蕩的觀點,並沒有考慮到其他的歷史分歧,但也不
失為一個可以探討的視角。 歷史學家指出,社會危機不是由對立的利益團體造成的,而
是由同一利益團體內部的矛盾所引起的。 正如法國大革命並不是苦難的產物,而是失業
的受教育群體和世襲地主的鬥爭,受教育人數過量誘發了1848年的歐洲革命。 Turchin
也舉例,儘管奴隸制是美國內戰的導火線,但更深層的原因是新興的北方資本家對故步自
封的南方農場主的不滿。 精英產量過剩,也可以解釋當今世界人們生活在經濟條件相對
更好的環境裡的艱辛感。 就算年輕人拼盡全力考進最好的大學,想要躋身精英階層依然
極其困難;高得離譜的房價只有富二代能承擔得起;極少數的巨頭企業意味著優質工作資
源並沒有多少。 Turchin估計,美國每年培養約25,000名「過剩」律師,有超過30%的英
國畢業生受教育程度高於他們的工作所需。
這一切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解釋當今社會另一個讓人費解的趨勢:為什麼富人階層會被激
進主義所吸引? 在傑瑞米.柯賓就任黨魁期間,越發左傾的英國工黨竟吸引了比以往更
多的中上階層和中產階級;今年年初美國民主黨初選時,在拜登和激進主義的伯尼榆廒w
斯的民意調查中,受過專科教育群體內的投票差距比沒有高中學歷群體內的小得多。
“地震”來襲
根據Turchin的理論預測,政治動盪終將消退,大多數人遲早會渴望社會恢復穩定。 一些
數據已經表明,歐洲正削減對左翼和右翼民粹主義政黨的支持,民意調查顯示川普有可能
會失去總統職位。
另一種選擇是減少培養精英,由於越來越多英國年輕人離開大學,去從事與學歷無關的工
作,英國首相強生呼籲要落實更好的職業教育。
當然,精英也是可以有效防止政治動盪出現的。 早在20年代初期,美國的改革派就通過
提高繼承稅來防止世襲貴族的出現, 並取締了大規模的市場壟斷行為。 還有,現代化城
市規劃可以幫助降低住房成本,放鬆對勞動力市場的監管可以幫助過剩的勞動力實現就業
。 Turchin關於社會結構性力量對政治動盪影響的分析固然有趣,但這並非是人類社會的
必然命運。
來源:知乎《NewsMuseum》
(編譯自The Economist)
心得:
這篇翻譯的文章是我在知乎看到的,
報導內容提及的歐美現狀,
與台灣的歷史發展頗為相似!
我認為台灣當年廣設大學及偏廢技職教育,
造就了大批高學歷憤青對社會改革的激進追求!
因為得不到身披高學歷的同等報酬及社會地位,
所以支持揚著改革名號大旗而實際上骨子裡只是民粹主義的政黨,
就算倒行逆施,偏離公平正義,
仍得到這群人堅定不移的支持!
到底這些人追求的是真正的烏托邦世界,
還是為了鬥爭控制財富的上層階級呢?
報導內容提及的改變,
我認為可供參考!
台灣目前政治傾軋撕裂嚴重,
或許教育改革應該先行,
重新省視技職教育的重要性,
完善此升學及工作管道的通路,
否則台灣培育出來所謂的精英,
真的是台灣社會的真實需要,
而非顛覆社會的力量嗎?
若偏激不理性的選民愈來愈多,
台灣未來只會走向災難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