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要工作通常唸到碩班就已經很夠用了,
但卻還是會有人簽下去唸土博,
或是花大錢出國唸博班。
如果唸的是STEM,那或許有含金量,
而且在國外還可以拿offer,
再試著申請H1B。
但如果唸的是法律、商科以外的文組,
像是歷史、哲學、文學這些,
別說沒什麼含金量,找不找得到工作都是問題,
無論在國內或國外都是,
而且還要忍受周遭親友們的訕笑,
這一忍沒有7、8年,也要5、6年。
既然這樣,文組土博和文組洋博還唸下去,
肯定是有過硬的理由,而且要會自我催眠和自我安慰才行。
像是不斷催眠自己說:
1) 唸博班有在當研究助理,算是一種職業,
也算是社會人士,不算啃老。
2) 等拿到學位後就可以自稱「某某博士」了。
3) 等拿到學位後就可以走學術路線作研究了。
4) 收入和社會地位不算什麼,人文素養才重要。
5) 那些低學歷的親友無法理由人文素養的價值。
但好像還不只這些。
文組博班生都是怎麼自我催眠的?
有沒有這方面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