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Health (Mr.)
2021-11-25 11:29:41※ 引述《caelum (楊威利)》之銘言:
: 大局和正史差不多,細節補充修飾甚至
: 腦補。有幾分真?很難說的清楚。
: 例如赤壁火攻,黃蓋詐降,正史只說詐
: 降,演義裏就補充周瑜打黃蓋,用苦肉
: 計讓黃蓋取信了多疑多慮的曹操,詐降
: 成功。
: 正史沒史料不敢亂寫亂註,演義就藝術
: 性的創作,圓了這個詐降成功的關鍵過
: 程。要不,你黃蓋說要降,多疑的曹操
: 就信了你要降,容許黃蓋詐降船隊進入
: 曹軍船隊放火?
: 那因為演義細節搞得不錯,而且有一條
: 明顯的敘事主軸,令大眾滿意且接受,
: 比細節缺失疏漏、一篇篇單獨的正史好
: 看好理解,很容易就在民間取代了正史
: 的地位。不過要拿歷史當借鑑,還是以
: 正史為主。
: ※ 引述 《nbarepeat (nbarepeat)》 之銘言:
: : 媽的國中生時
: : 書店買一本紅皮的三國演義
: : 覺得太好看了
: : 讀完覺得自己三國的歷史很好
: : 結果長大後發現很多是假的
: : 到底有幾成是真的
: :
事實就是所有歷史資料幾乎都是假的
以台灣選舉為例
台灣這麼小 資訊這麼發達
有多少人能清楚紀錄其他縣市的參選狀況
哪一位候選人當選 當選的過程為何
誰說了哪些話 提出了哪些政策
就算有人紀錄下來
還有要看那位紀錄的人收集到資料的正確性
及這位撰史者的立場是否中立不偏頗
有太多太多的因素在影響著歷史紀錄
更何況幅員廣大的中國 這些歷史又流傳了一兩千年
現在的歷史是歷史?
其實只是某個人橋下說書的故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