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Dr.嘴哥,兩碩一博,兩袖清風,口袋薄薄。在我看來台灣博班沒人念,又或延伸到學術研發能量落後東亞其他國家如日本、南韓、中國與新加坡,主要是經費的問題。Dr.嘴哥這邊只討論STEM(也包含社科),文法商學院我不清楚。
原文推文中有人說念博班的人喜歡自我安慰(自以為)念博期間也算在上班,在國外這麼說也沒錯。學校給的錢會讓你吃不飽餓不死。國內我不清楚,但當年我留在國內念博班的同學似乎老師給的錢也過的下去,或者說就是老師給的錢過得下去才簽下去。所以呢,老師要吸引學生念博班,首先就是給的錢要到位,不用喝得起星巴克,但路易莎總得負擔得起吧。
最近跟幾位在國內知名國立大學當助理教授的同學聊天。派系鬥爭和經費不足可能才是拖住台灣學術發展的重要原因。新科助理教授的實驗室建立基金跟東亞其他國家比簡直廢到笑,連零頭都沒有。新科助理教授沒錢只好去靠行大教授,看能不能點分點湯喝。這就衍伸了政治和派系鬥爭。助理教授每天搞這些鳥事終於升上的副教授或教授,有很多人已經失去研究熱情。幸運的人繼承了大咖退休教授的研究資源和實驗室,繼續奴役新來的助理教授。
我有一個學弟,上了美國Top10電機系博班,只用了兩年左右就畢業。兩年、兩年、兩年!很重要所以說三次。發Nature,
Science當喝水。當年他畢業想回台灣幫助自己家鄉的學生和學術研究,但碰了各種釘子。回台灣面試機票還得要自己付錢。當年我只是去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面試博班,機票食宿學校全包。我學弟回台灣面試,系上各種態度都讓人覺得不被尊重,最後居然沒有一間台灣學校給聘書,血統不純正可能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台灣不要的,其他國家搶著要。某鼻屎國名校說,選擇來我們學校任教不用擔心任何經費問題,你只需要做出最好的研究就好。他現在在那邊混得風生水起,依然Nature, Science連發。最近還被MIT Techlogogy Review選為未來之星。
我們連師資都搶輸別人,畢業的學生創業創的贏別人?
很多人當年回台灣當教授都是佛心來著或者家人因素。推文裡面有很多人對念博士雌嗤以鼻,我是有點黑人問號。很多選擇唸博班的人對錢的渴望不是擺第一位,錢很重要,但是發現與發明的樂趣遠比錢讓人滿足。收入只是附加價值。
但是在台灣,無論是經費或者薪水都看不到他國車尾燈。聰明的學生覺得念博沒前途,教授就收不到好學生,自然也做不出個毛。整個生態進入負循環,前陣子打開台灣母校母所的教授網頁,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教授很久沒有研究產出。
幸好,台灣人很愛唸碩士。唸碩士就跟吃飯跑步一樣,別人怎麼做我也怎麼做。不過這種畸形教育讓我們搞出了護國神山。
幹出一間獨角獸是創業,開一間麵攤也是創業。但大部分博士班畢業也是去當打工仔。以美國電腦科學領域為例,假設博班四年畢業之後去幫科技巨頭打工,平均年薪應該會落在25-35萬美元,一個碩士畢業的碼農幫科技巨頭打工應該可以拿到15-25萬鎂。取中間值30萬 vs
20萬,對一個有能力念博班的碩士生來說,每年調薪10趴應該不是問題。四年下來稅前差了93萬,第五年碩士畢的薪水來到27萬。如果中間有跳槽,薪水要達到30-35萬應該不是難事。也就是說在第五年,雙方薪水差距不大,但戶頭差了((93萬*所得稅率)-日常花費)*(投資收益率),至少也有個40-50萬鎂吧。更不用說有些人博班念了六年,例如在下。
也就是說即便在美國,薪水也不是念博班的誘因,而是念博班的附加價值,讓你知道畢業之後可以跟同齡的人有差不多的薪水。那50萬鎂的差距,買的是自由,買的是做自己想做的研究但可能沒有任何商業價值的自由。一句話就是林北爽。
還有推文說,如果念博班跟創業一樣,那我他媽的為什麼要念博班,去創業就好了啊。其實懂的人都知道差別:美國某知名大學研究所學歷比較「容易騙到創投的錢和選民的票」
念博班是踏出舒適圈,先不論專業,博士培養的是思考方式。「找到」問題然後「獨立」「解決」問題。從發現到解決要面對非常多「選擇」。所以你也可以說這是一個訓練做出「對的選擇」的地方。美國的博班畢業率大概50%,中離的原因各式各樣。要生存下來,有時候智力不是最重要的,前幾天有人在討論勇氣。
達特嘴哥地圖砲
ep20 博士班是怎樣的地方?需要點的是智力或是勇氣?
https://reurl.cc/2oGQ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