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injk01 (小白)》之銘言:
: 台灣醒報
: 房價不會跌了 專家:要買要快!
: 4.完整新聞內文:
天下雜誌今天有篇專訪
以後解決少子化 房價就是靠外勞變移民
你各位工作性質外勞可以取代的 薪水永遠別想漲
塔綠班超棒
永遠照顧仲介,建商還有財團大老闆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9086
獨家》「移工變移民」明年上路!勞動部:再不改連國人都會失業
當日韓都把東南亞移工視為人力缺口的解方,薪水毫無競爭力的台灣,
如何因應?勞動部新制明年上路,不只要開放移工,還要銜接到移民,
用比日本更寬鬆的條件,留下優質移工。
疫情穩定下,儘管11月勞動部重啟移工入境,但相較從家庭到產業的人
力缺口,卻是無濟於事。更大的隱憂在於,當日、韓都把東南亞移工視
為解決本國勞動力缺口的解方之一,薪水毫無競爭力的台灣,長期將不
再受到移工青睞,勞動力缺口恐進一步惡化。
對此,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署長蔡孟良明白告訴《天下》,台灣人口結
構轉變,移工政策也要調整,為紓解缺工,不再是總額管制,而是採取
警戒指標,達到有效管理。
同時為了吸引優秀移工,將追隨日本腳步,預計明年上半年開放在台工
作滿6年、技能檢定和薪資均符合條件的移工,能取得永久居留資格。
而且,開放的資格會比日本更鬆,因為本國勞動力缺口太大,條件訂太
嚴,成效就會打折。以下為專訪摘要:
台灣愈來愈依賴移工,是不可迴避的現象。
再先進的機器,也無法取代人
有人說企業給更高的薪水,可以找到本國勞工,但有些產業做不到。台
灣中小企業佔98%,加薪能力不比大企業,尤其現在缺的都是辛苦的體
力工作,年輕人不做,老的沒體力做,都沒人做的話,逼得企業關門,
連國人都會失業。
或有人說產業可以自動化,但並不是所有事都能自動化,再先進的照護
機器人也無法取代人,機器只能輔助。
在高齡化、少子化無可迴避的情況下,勞動力必然逐年遞減,人力缺口
愈來愈大。
蔡孟良指出,具有技術、適應台灣社會、會說中文的移工,既符合台灣
產業需求,也能協助台灣經濟和社會發展,我們沒有反對的理由。(謝
佩穎攝)
這是必須面對的現實,移工政策也要調整。目前移工佔整體就業人口比
例仍低,產業移工佔比3.76%,社福移工1.94%,開放不是問題,而是要
紓解缺工,同時不排擠本勞就業。
不同於10年前擔心移工衝擊國人就業,現在不再採取總額管制,但有警
戒概念,觀察就業率、失業率、無薪假、減班休息和社會衝擊等指標,
台灣要吸引優秀移工成移民
此外,過去台灣的移工政策常被批評,是在幫其他國家培養人才,移工
工作年限一到,即被日本和韓國接收。因此未來不只要開放移工,還要
讓移工銜接到移民,留下優質移工。
原本要以「新經濟移民法」處理,但因國發會評估立新法的難度過高,
決定回歸各部會執行。
過去,依「就業服務法」第46條第8至10款入境的漁工、家庭幫傭及看
護、產業移工,因設有許可年限,無法轉換成移民。
但「就服法」同一條第11款,規定「因工作性質特殊,國內缺乏該項人
才,在業務上確有聘雇外國人從事工作之必要」,不受限制。
未來,藍領移工來台6年,且取得技能認證、薪資高於市場行情,經勞
動部核准,轉換跑道到第11款,即可依「入出國及移民法」申請取得永
久居留權,不但享勞退,成年子女也可來台工作且不限行業。
目前方向是確定的,正在訂各產業的薪資和技術門檻,因不涉及修法,
以行政命令即可解決,新制預計明年上半年上路。
服務業不開放,以國內優先
這些具有技術、適應台灣社會、會說中文的移工,既符合台灣產業需求
,也能協助台灣經濟和社會發展,我們沒有反對的理由。你不選擇他,
你要選誰?
隨著疫情過後,國內產業復甦力道又快又急,開放移工確有需要,同時
也要引導國內就業市場對接產業需求,如餐飲、旅宿、交通運輸等,勞
動部都會成立專案協助。
旦開放,會排擠年輕人和中高齡婦女的就業機會,必須要審慎,以國內
供給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