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不是寫得很清楚惹嗎?
明治維新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iji_Restoration
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前一直是典型的東方文化傳統國家,
在各個方面受中國的影響很大,唐朝時期日本就曾派出遣唐使來中國學習。
中國儒家思想對日本影響最巨大,儒家學說在日本更是長期佔統治地位;
然而在幕府後期日本發現西洋文明是更為先進,
再加上意識到清廷的執政腐敗與軍事、外交上的失敗
使得日本的「大中華思想」發生了動搖,
幾千年來奉中國為鼻祖和楷模的思維需要改變,進而開始了西學運動。
1840年鴉片戰爭後英國等西方列強打破清朝閉關政策,
相繼取得中國的貿易與諸多通商權力,日本受到列強開放的壓力大為增加,
使其強硬的鎖國體制開始逐漸鬆動。
1853年黑船事件爆發,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里率艦隊直入江戶灣
,強迫幕府與之談判,1854年1月,幕府無視朝廷下達攘夷要求,
與美國簽訂《日美神奈川條約》,
同意向美國開放除長崎外的下田和箱館(函館)兩個港口,
並給予最惠國待遇,正式宣告鎖國政策結束。
此後英法等列強繼之訂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這不但造成尊皇論主導的輿論不滿,
與列強的不平等貿易也加速社會經濟的動盪,以及與朝廷關係的惡化。
在黑船事件後,尊皇攘夷的對立因此被激化。
在維新早期,日本派出了龐大的歐洲考察團,在長達一年九個月的摸索考察裏,
探索出一條以日本自身政治與法律制度特點、本國的儒家與神道思想
和西洋的科學技術主義相結合的獨特國家制度和發展道路,
其中岩倉使團造訪德國便找到了日本迫切需要的國家發展模式,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wakura_Mission
由國家來主導工業發展,與及俾斯麥的鐵腕政策和強權理論,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tto_von_Bismarck
這些都為日本今後勢力向海外擴張埋下伏線
1885年3月16日,福澤諭吉發表《脫亞論》,其中心觀點認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tsu-A_Ron
「不應猶豫等待鄰國之開明而共同振興亞洲,
不如脫離其行列而與西方文明之國共進退」。
其中的口號「脫亞入歐」甫提出,
便被日本政府奉為今後日本發展與邁向現代化繁榮國家的金科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