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qu (小毛氈苔)
2021-12-16 16:51:10經濟學早就有研究過了
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是衡量由於價格變動所引起數量變動之敏感度指標
簡單講
就是東西漲到沒有人要之前 漲價是對商家是最有利的
就是大家一起漲 消費者沒法不賣時 就是還沒有滿足供需彈性(聯合壟斷)
那當消費者 消費不起時 停止消費 或是去找到更能符合需求的產品時
需求量會一落千丈 漲價就是在自找死路
但這時店家如果反向思考 將產品降價求售 反而可以更吸引消費者上門
需求量將增加 也就是走薄利多銷的路 也可以達到賺錢的目的
不過台灣人都想走高價位 低勞力 資本付出的路 也就是少做工但有高報酬的事
辛苦錢沒有人要賺了 台灣一直再走向這一個路
但產品的取代性很高時 跟漲或是第一個漲價的可能就是被時代汰除的商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