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eathdecay (VOID)》之銘言:
: 自由時報
: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
: 全台各地「中正路」高達316條 促轉會籲街道路名去威權化
: 為釐清威權街路名稱分布現況、歷史變遷及未來處置所需要的社會條件,行政院促轉會統
: 計,全國現存以威權統治者命名之街路名數量,街路巷以「中正」為名有316條道路,以
: 「介壽」為名者有28條,以「經國」為名者為11條,總計為355(條)處。
: 據促轉會調查,地名的賦予涉及空間認知和在地認同,反映地方歷史脈絡與區域特色,具
: 有凝聚地方社群意識的功能。二戰後,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為「破除日本統治觀念」,於
: 1945年公布「台灣省各縣市街道名稱改正辦法」。
: 該辦法規定,凡是街道名稱「紀念日本人物者、伸揚日本國威者、顯明為日本名稱者」,
: 都要在2個月內,依下列項原則重新命名:一、發揚中華民族精神者:如中華路、信義路
: 、和平路等;二、宣傳三民主義者︰如三民路、民權路、民族路、民生路等;三、紀念國
: 家偉大人物者︰如中山路、中正路;四、適合當地地理或習慣、且具有意義者。
: 促轉會於「任務推動及調查結果報告」指出,台灣在戰後初期推動街道名稱更改,是為了
: 掃除日本統治遺緒,但當時並未顧及在地歷史記憶、保存足以辨識的區域特色,而是透過
: 新的威權意識,清洗舊的統治象徵。
: 在辦法頒布後,1946至1947年間全台道路進行改名,現今各大都市街道命名架構在此時期
: 大致確定。而戶政改隸後,台北市及台灣省先後公布「台北市道路命名及門牌編釘自治條
: 例」、「台灣省道路命名及門牌編釘辦法」,保留名稱改正辦法的前三項原則。
: 此外,促轉會利用內政部地名資料庫、村里街路門牌查詢系統及文獻史料,已製作完成「
: 威權統治相關街路名稱清冊」,標記門牌數量、空間位置等資訊,要作為後續規劃的基礎
: 資料。據統計,全國以威權統治者命名之街路名數量合計達355(條)處,其中以「中正
: 」為名的道路有316條。
: 以高雄左營「介壽路」命名為例,1950年海軍總司令部要求海軍服務總社為道路命名,總
: 社原擬為「復興路」,後來海軍總司令部逕改為「介壽路」。現今屏東縣新園鄉曾在一鄉
: 之內分別在港西村、崁頂村、中洲村、越溪村設置4條中正路,後經行政區域重劃,仍有3
: 條保留至今;台中大甲市區則有1條「蔣公路」。
: 促轉會指出,我國街道命名與更名事項,屬於地方政府自治權限,非單一機關可以處置
: 建議在符合中央及地方權限劃分原則下,建立中央與地方「協作處置」威權統治者命名街
: 路名稱的統籌機制,透過「街路名稱的整併」規劃,對全國道路與鄉鎮區等名稱提出「整
: 合性計畫」,以作為地方政府進行街路名稱「去威權化」的評估基礎。
: 促轉會強調,可參酌「國家語言發展法」促進國家語言之傳承、復振及發展精神,以及「
: 原住民族基本法」第11條保障原住民族地區回復傳統地名權利之精神,應透過法制化的建
: 立加強街路名稱的文化傳承面向,納入「本土語言」與地名內涵的連結,以建構我國文化
: 主體性。
: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780590
全台現有的的中正路或中山路在日本時期都是最熱鬧繁華的道路,
也都有其日本名的道路,
建議在中正路口處可以立一個介紹中正路以前路名名稱的簡介牌子,
類似觀光風景區會有的簡介,
可以讓後人知道這條路原來的發展,
如果是知名老街的中正路,
那就更應該好好做介紹,
加深在地居民的文化認同感,
地方觀光要發展的好,就是要從老街和舊城區文化重現開始做起,
打造地方特色,
當然從路名的緣由發展和歷史演變介紹起是很重要,
不用改門牌勞民傷財,
但是至少要有地方鑑別度,
鄉土文化和本土教育已經推行多年,
搭配轉型正義的改革,
台灣觀光要提升真的要靠這一波,
才不會在疫後大家又一窩蜂跑出國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