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卦] 「想活到被肯定那一天!」屠夫之女、流浪

作者: kuangjc5566 (匡匡56)   2022-01-26 23:55:45
「想活到被肯定那一天!」屠夫之女、流浪30年科學家,熬成mRNA疫苗之母
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2097
時勢造英雄,一個死守學術界邊緣的無名小兵,因百年一遇的瘟疫,有望成為下個諾貝爾獎得主。
全球接種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的千萬人,得感謝卡里科(Katalin Kariko)的堅持。
66歲的她來自一個匈牙利小鎮,是個屠夫的女兒,看父親庖丁解豬是她的科學啟蒙。她有一個夢:改寫mRNA(信使核醣核酸),告訴身體細胞如何製造治癒自己的藥,「我想像著我能治療的所有疾病。」
但大家都說她在作夢。40年的學術生涯,她在一個個實驗室間流浪,沒有固定職位,只能死守著學術界的邊緣,實驗室的「板凳」,但是她不在乎,「板凳還在,科學美好誰在乎那些?」她聳聳肩。
1970年代:沒人知道如何製造mRNA
回到夢想的起點。1970年代末期,根本沒人知道如何製造mRNA,做出來也不知道怎麼弄到細胞裡;就算真的弄進去,也只能存活幾毫秒,根本來不及做任何事情。
當年,她剛拿到博士,在匈牙利塞格德大學生物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全心投入mRNA的研究。「這是我夢想的地方,我在匈牙利好快樂,」但隨後實驗室經費斷炊,卡里科也失去了工作。
為了追夢,30歲的她,跟丈夫帶著兩歲的女兒搬到陌生的美國,身上只有一張單程機票和黑市賣車換得的900英鎊(現值約3.5萬台幣),偷偷地縫在女兒的泰迪熊裡。抵美的第二天,她就進了實驗室。
卡里科幾乎天天泡在實驗室裡,不只是週末,平日晚飯後也奔回實驗室,就連新年也不例外,三不五時還睡在實驗室裡。某年五月,她才赫然發現自己當年沒休過一天假。她的先生常說,「你不是去上班,你是去玩,」他發現卡里科的工時換算下來,時薪只有一塊美金。
1989年,卡里科在賓州大學找到約聘助理教授的工作。她和心臟科醫師巴納森(Elliot Barnathan)計畫將mRNA植入細胞,教細胞生產新的蛋白質。
「大多數人都嘲笑我們,」巴納森告訴《紐約時報》。直到走廊盡頭的印表機開始吐出數據的那天,他們的伽馬計數器偵測到細胞原本不會產生的新蛋白質。卡里科回憶:「我覺得自己像是上帝。」
但,現實馬上將她拉回地獄。
實驗室再次關閉。他們沒有拿到研究經費,巴納森離開學界,跳槽業界,卡里科必須找到肯收留她的實驗室。
在藍格博士(David Langer)向系主任求情下,卡里科暫時留了下來。他們嘗試用mRNA的技術來治療腦部手術後的血栓問題,可是實驗一再失敗。最後,藍格也走了,實驗室再關。卡里科再一次在學術界的邊緣掙扎求生,孤身一人,沒有固定職位,沒有研究資金,沒有論文傍身。
大學普遍要求年輕科學家拿研究計畫養活自己,養活實驗室,不然就得走人。許多科學家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有時他們無法選擇最亟需的或最感興趣的計畫,而是要能拿得到錢的計畫,」卡里科的舊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內科醫生兼助理教授斯凱爾斯(David Scales)寫到。
沒有人比卡里科知道錢的重要性。她一次又一次地試,每一次都被拒。
「我記得有一年的除夕夜,因一月六日是截止日,即使姊姊來訪,我只能向她說我很抱歉,但我需要那筆錢。」當時有七份申請搶六個補助名額,「而(被拒絕的)那一個,就是我的。」她的笑聲聽起來有些苦澀。
「卡里科活在那個噩夢裡,卻仍堅持自己的夢想。她對mRNA過於執著,不願轉投其他更容易獲得資助的題目,最後大學停止了對她的資助,」斯凱爾斯說,她被降職,剝奪升等資格,再也爬不上去,「卡里科的經歷被當成給年輕科學家的警世寓言低聲談論著,」因為在這套遊戲規則下,拿不到經費就代表你不是一個好科學家。
「他們以為我會放棄,」卡里科說,但她拒絕。
2000年初:拿到人生第一筆研究經費
她不斷尋找願意資助她研究的人。她跑到其他課堂上毛遂自薦,然而一旦對方發現她只是個沒錢沒論文的低階研究員,全都棄她而去。「他們會藉口臨時有事,要取消會議那有點傷人,但我試著拋開這些事情,不讓它們定義我是誰,」卡里科的聲音漸小,幾不可聞。
直到,她在影印機旁再次鼓起勇氣自薦,「我是一個RNA科學家,我可以用mRNA做出任何東西。」這次,這名來自當今白宮首席醫療顧問佛奇(Anthony Fauci)門下的韋斯曼博士(Drew Weissman)點頭了,他想用mRNA做出愛滋疫苗。
卡里科話說得很滿,但老鼠實驗卻一敗塗地。所有注射mRNA的老鼠都病了,毛皮變得皺巴巴的,縮成一團,不吃不喝不動。
後來發現,原來是免疫系統將他們的mRNA當成入侵者,引起發炎反應。但人體內的每個細胞都在製造mRNA,為什麼身體不會攻擊它們呢?他們做的mRNA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他們觀察到,注射tRNA的控制組老鼠沒事,發現關鍵是一種稱為「假尿苷」的分子,天然的mRNA中也有這種成分。
2005年,他們在新的mRNA中加入了假尿苷,結果不僅免疫系統放行,細胞還製造出他們指定蛋白質的十倍。
「那好似美夢成真事實上,因為難以置信,我還重做了實驗,我害怕是不是我哪裡弄錯了,」卡里科的聲音顫抖著。她一切的努力,終於在此刻開花結果。
他們瘋狂地寫計畫書,卡里科終於拿到了她人生的第一筆、卻也是最後一筆研究經費。他們投期刊,想向科學界分享他們的重大突破,但一再被拒,即使最後在《免疫》期刊登出,也沒引起關注。
他們甚至嘗試成立公司,但沒有人願意投資他們,最後專利被大學賣給第三方。他們聯繫藥廠和創投,疾呼可以mRNA為平台,教細胞製造胰島素、賀爾蒙、甚至改變疫苗的開發,但無人理會。
「我們不斷吶喊,卻無人願意傾聽。」韋斯曼告訴《紐約時報》。科學家雙手奉上一輩子的偉大發現,世界卻不屑一顧。
2013年:BioNTech和莫德納同時招手
2013年,BioNTech和莫德納同時向卡里科招手,她最後加入BioNTech,頭銜是資深副總裁和RNA蛋白質替代療法負責人。這是她30多年來獲得的第一份穩定工作。隨後,BioNTech和輝瑞聯合開發mRNA流感疫苗,即將進到人體試驗前,新冠肺炎爆發。
他們在幾小時之內就完成疫苗設計。他們知道,新冠病毒必須靠刺突蛋白將自己注射到細胞中,只要能阻止它,就能擋下病毒。他們利用mRNA,教人體細胞如何短暫地製造刺突蛋白,讓免疫系統事先認清敵人,備好抗體。多年來乏人問津的技術,一夕之間成為全世界的希望。
卡里科永遠忘不了2020年11月8日星期天,BioNTech執行長撒辛(Ugur Sahin)在電話上告訴她第三期的試驗結果。掛掉電話,她轉頭跟先生說:「疫苗有效,我就知道。」她吃了一整包她最愛的Goober巧克力花生米慶祝人生的勝利,「我通常不會全部吃掉,但我告訴我先生,今天我要通通吃光!」她哈哈大笑。
2020年12月18日,卡里科回到賓州大學,她和老戰友韋斯曼受邀在記者會上接種自己研發的疫苗。
記者會很漫長,當主席歡迎兩位疫苗的發明者入場,全場開始鼓掌,當針頭慢慢扎進她的手臂時,她回想起過去40年來的掙扎、拒絕和懷疑,不禁哽咽。
她或許對mRNA深信不疑,但連她自己也沒想到能走到今天。她告訴《衛報》,「我總是希望我能活著見到我的研究被肯定的那一天。」
有人讀到她宛如學術界灰姑娘的故事,問她成名的感想,她說:「我今天能站在這裡,是因為新冠疫情讓我出名,但若能選擇,我希望我不在這裡,沒有名,也沒有瘟疫大流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