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說到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44089459.A.599.html
貝多芬不停著挑戰鋼琴這項樂器的極限
在1820年左右時
鋼琴已經接近7個八度
大約78個鍵
不過進展到和現代鋼琴一樣的88鍵
大約是19世紀末的事情
而這首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剛好創作於接近19世紀末的1881年
第一樂章在簡短的法國號開場之後
鋼琴直接從非常低沉的降B開始
https://youtu.be/y4YqWXmF9Dg?t=27
換句話說
一首鋼琴協奏曲其實是可以反映出
當代的鋼琴製作以及音域
不過音域並非這篇文章的重點
※ 引述《dzwei (Args&&... args)》之銘言:
: 這是平常再聽的一號
: 最近聽得有點膩跑去仔細聽二號
: 一聽不得了
: 四個樂章都捨不得跳過
: 怎麼可以那麼好聽R?
原PO在文章中提到
"四個樂章都捨不得跳過"
這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
基本上大多數的鋼琴協奏曲都是3個樂章
為什麼這首4個樂章呢?
這時我們又必須從莫札特貝多芬開始講起
在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中
其實有些只需要輕巧的弦樂與鋼琴搭配
在沙龍就可以演出了
沙龍(salon):
從十七世紀,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貴婦)
常把家裡客廳變成的社交場所
進出者多為上流人士
他們志趣相投,聚會一堂,欣賞典雅的音樂,
後來,人們便把這種形式的聚會叫做「沙龍」
所以各位如果有機會到維也納的舊城區散步
說不定經過的某一間房子
二樓可能就是200多年前
莫札特某部鋼琴協奏曲首演地點
而莫札特晚期的協奏曲
與貝多芬的協奏曲
加重了樂團的份量
再也不是輕巧的弦樂就可以擔當
必須交由真正的管弦樂團演奏
這就是鋼琴協奏曲走出"沙龍"
邁向音樂廳的一步
換句話說
鋼琴協奏曲的樂團部分
其實具有交響曲的特徵
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貝多芬“皇帝”鋼琴協奏曲
就是典型例子之一
回到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布拉姆斯是一個相對"傳統"的音樂家
他持續遵循著貝多芬的協奏曲風格
也就是「協奏曲必須具有"交響曲特徵"」
所以其實這首就是"含有鋼琴"的交響曲
既然是交響曲
那總共有4個樂章其實就不令人感到意外
因為交響曲就是4個樂章的大型曲目
布拉姆斯關於這首
在給好友信件中帶有諷刺意味的寫道:
ein ganz ein kleines Klavierkonzert geschrieben mit einem ganz kleinen zarten Scherzo“.
"我寫了一首非常精小的鋼琴協奏曲,
其中還帶有一個非常溫柔的小詼諧曲"
https://youtu.be/y4YqWXmF9Dg?t=1152
這個第二樂章
原來就是姆斯先生所謂的"溫柔小詼諧曲"XD
第三樂章布拉姆斯使用大提琴獨奏
與鋼琴相互對應
https://youtu.be/y4YqWXmF9Dg?t=1721
布拉姆斯之後還將大提琴的這段獨奏
改編成藝術歌曲"Immer leiser wird mein Schlummer"
"我的睡意越來越淺"
https://youtu.be/MYNYVA9TuZk?t=135
第四樂章是帶有匈牙利舞曲風格快板樂章
https://youtu.be/y4YqWXmF9Dg?t=2586
以鋼琴演奏角度來說
這首第二號
難度絕對不亞於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號
上一篇我們提到
鋼琴協奏曲的"協"
是鋼琴與樂團互相對話
共同完成樂曲
但這首布拉姆斯第二號
是直接將鋼琴與交響曲融合在一起
我必須說原PO很有音樂欣賞的眼光
這首絕對是鋼琴協奏曲中的翹楚
不過除了鋼琴與交響曲融合的流派
還有「鋼琴佔主導地位」的蕭邦鋼琴協奏曲
或是「鋼琴結合交響詩」的李斯特鋼琴協奏曲
以後有機會再繼續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