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macai0103 (白色巧克力)》之銘言:
: 看了一下中國國足的陣容
: 先發裡面有三個是歸化的外國人
: 怎麼三分之一用歸化了成績還是這麼爛?
: 是不是證明足球這運動其實用歸化政策也沒什麼差異
: 籃球的話有沒有歸化就真的差很多了
現學現賣,妹婿也是運動迷,
這問題我有問他。
他是說中國完全不懂運動界的運作。
他們把運動員當成『商品』,
自以為運動員的『品質』是可控制、可判斷的。
但是事實上運動員的體能和狀態非常不穩定。
有高峰期、低潮期、衰退期。
所以你要你要在某運動項目能表現強勢,
那就要大量運動員名單可以選用。
這也是為什麼職業運動都會有一軍、二軍,
把一些狀態不佳但是還是有可能性的運動員丟到二軍,
一邊進行調整和一邊觀察他們的表現,看他們能不能重返一軍。
如果直接解約讓他們去開計程車或是開便當店就沒機會重返運動界,
等於人才浪費。
反觀中國只會砸錢找外國人歸化的手法,
完全無法掌控運動員的狀態,
有可能中國看上那個洋人是顛峰時期,
開始砸錢談條件、辦理入籍手續後,那個運動員早過巔峰。
更糟的是中國自己也缺乏合適的環境,
缺乏優秀的運動訓練師、體能訓練師、復健治療師等等
(培育這些人才是要時間和金錢)
就算這些外籍運動員在巔峰期入籍中國,
在中國不成熟的運動環境下也會衰退。
說白了,運動強盛是一個國家實力的表象,
因為培育大量運動員需要龐大的資源,
中國喜歡找外國人歸化手法,
就跟山寨、抄襲甚至偷竊機密的心態一樣,只是自己為聰明的炒短線。
但是當對手又跨出一步後『投機的中國製』馬上又處於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