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ZMittermeyer (ZM)》之銘言:
: 東吳是一個由下而上,自發秩序產生的地方政權
: 他們的核心目的就是繁榮與擴大自己的地盤,又不是統一中華,他們根本從來沒有這個議程過
: 這是典型的白痴搞不清楚狀況:以為全世界都和你同一種目的,是電玩打太多的結果
: 在電玩設定裡,所有軍閥的最終目標都一樣
: 都是統一中華
: 但其實現實更接近文明帝國,勝利條件有非常多種
: 所有人的勝利條件都不太一樣
: 吳區的家族統治是最成功的
恕刪。你只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半桶水,省省吧。
江東確實是家族政治,以當地大族而言,沒什麼積極性主動為孫家往北打為孫家作嫁。
比如說,陸遜在石亭之戰時態度消極,不然依照陸遜的智謀,應該不至於看不出如果及早
堵截,可以全殲魏軍。問題是,陸遜似乎不想犧牲自己的家族親兵,打下豫州一帶又不會
變成陸家的地盤。
可是地方大族的反作用力跟「專制王權」的作用力本來就是彼此拉鋸,不是說吳國一定是
哪條路永遠主流。
孫堅、孫策時代,君主本身就有雄心逐鹿中原而不是偏安自守,所以會想方設法動員江東
人力備戰,如果地方大族不配合,孫策甚至不惜採強硬手段逼迫當地大族。加上當時有猛
將太史慈、甘寧等拿得出手(東吳後期就沒有這類戰力95以上的超一流猛將)迎戰曹軍。
孫權時代則分前後期。孫權沒他哥哥的北伐積極性,但也不一定消極,而是會受旁人影響
。有人說前期周瑜、魯肅掌軍時,這兩位有輔佐孫權心懷北略中原的雄心。但從後期呂蒙
開始到陸遜..etc.就主要想保衛鄉土就好了不想去花精神主動打曹家,孫權也慢慢被影響
,加上後期缺乏陸戰的猛將,吳軍在陸戰往北進攻方面不太行(守衛自家家園另當別論)
,尤其是孫權三打合肥失敗。如果哪怕有一次打下合肥,至少讓孫權增加點北圖中原的信
心與鬥志。所以孫權後來也傾向窩在東南三州稱帝就好了,就算配合諸葛亮的那次出兵,
也只是雷聲大雨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