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卦板務請到 GossipPicket 檢舉板實名詢問
※ a.張貼問卦請注意,充實文章內容、是否有專板,本板並非萬能問板。
※ b.一天只能張貼 "兩則" 問卦,自刪及被刪也算兩篇之內,
※ 超貼者將被水桶,請注意!
※ c.本看板嚴格禁止政治問卦,發文問卦前請先仔細閱讀相關板規。
※ d.未滿30繁體中文字水桶3個月,嚴重者以鬧板論,請注意!
※ (↑看完提醒請刪除ctrl + y)
近年看到很多案件因為嫌犯有教化可能
從死刑改判無期。
也有因為爭論是否能教化而纏訟多年的。
小弟理組法盲,想請教板上大大
為什麼當一個罪犯有教化可能
我們就必須不惜成本地教化?
為什麼不能權衡輕重下,
選擇放棄治療,直接割除社會毒瘤?
一般人從升學考試到工作,
犯錯機會都是很有限的。
社會很現實,沒什麼第二次機會。
但是遇到人渣,體制卻充滿溫情與包容
有悔意當然輕判,
就算沒悔意,法官仍然憑教化的"可能性"
不論最後犯人有沒有悔改,都預先寬恕。
這看在一般人眼裡,一輩子沒享受過
這種信任與關愛,很不是滋味。
再說,因為可教化而不判死
卻判了無期徒刑,
這樣教化的意義是什麼呢?
既然法官相信犯人可教化(可重返社會)
那就刑滿放人啊!
我們社會投入成本去教化
犯人也花時間接受教化
教化成功,卻把人關到死,沒道理啊。
有沒有懂法律的大大能幫我解惑呢?
作為法律門外漢,
我覺得只討論教化的機率是否為零
似乎太狹隘了。
應該綜合考量教化成功的利益,
教化的成本,以及教化失敗的風險。
拋磚引玉,提一個簡陋的數學模型:
考慮
教化成功的機率: P
教化成功對社會的好處: B
教化必須付出的成本: C
教化失敗對社會的風險: R
計算
PB/ (C + (1-P)R)
越有悔悟之心,越容易教化,那P就大。
對社會越有貢獻,那B就大。
反之,罪行越嚴重越危險,那R就大。
所以有悔悟之心,重返社會能工作繳稅
比值就會大。
反之,沒有悔改的人渣廢物,比值就小。
這個模型下,我們不單單是糾結
有沒有一絲一毫教化的可能性,
而是綜合評量損益。
當比值小過一個閾值
縱使有教化的可能,還是可以考慮判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