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補償金跳票!醫護染疫獲6.5萬 通過38案平均10萬
聯合報 / 記者謝承恩/台北即時報導
衛福部去年3月宣布將醫護染疫補償金上限,從35萬元提高至100萬元。北市聯醫胸腔科陽
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指出,醫院同仁染疫出現肺纖維化卻僅獲6萬5000元,認為「政
府說要挺醫護」,但結果不如預期,門檻依舊嚴苛。
蘇一峰指出,院內有同仁因重症COVID-19 患者插管困難,被患者嘔吐噴濺感染Alpha株病
毒。「不只發燒、喘住院多天,被迫停工一個月頓失收入」。如今過了半年收到公文,發
現僅獲6萬5000元。且身體除了輕微纖維化,隨之而來的「長新冠」症狀更讓人困擾,體
力已大幅下降。
此外,蘇一峰說,院內也有7、8名醫護染疫,且另一名醫師症狀更嚴重,有明顯肺部纖維
化,且須高流量氧氣鼻導管,且停工二個月,如今該名醫師體力非常差,晚上睡覺時常胸
痛驚醒,獲賠20萬元。
蘇一峰不解,「政府說要挺醫護,但當初說的百萬補償金,如今連35萬賠償都不到,難道
非要到確診身亡才算數。」認為醫護補償金「門檻仍高」且「宣達不實」,認為不該拿「
挺醫護」作秀。
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去年3月,允諾加碼醫護染疫補償金,修訂「執行
第五類傳染病防治工作致傷病或死亡補助辦法」,補償金從原本的35萬元提升至100萬元
,且可溯及至去年1月15日。
衛福部次長薛瑞元指出,目前100萬指的是上限,醫護染疫後還需經過中央審議小組審查
,比如依感染程度、住院時間長短研判,並不是每項案子都能拿到最高上限。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目前醫護補償金申請共有106件,其中80件審議完畢,有38
案核定補助,2案不予補助,發出總額達391萬9500元。平均每案僅10萬3144元,其中單案
最高核定金額為53萬5000元,超越過去35萬元天花板。
蘇一峰表示,國內本土疫情在5月最為嚴重,許多醫院醫護全程穿著完善防護衣仍須捨命
救人,但許多染疫醫護申請補償金卻超過半年,「本來應該又快、又到位,如今是又慢、
又打折。」審查結果卻讓不少醫護心寒。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6103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