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為什麼我們買不起房子?

作者: koubayo ( 1)   2022-02-19 20:27:18
每天都在吵高房價
每天都不去想為啥不先求有再求好買比較便宜的地區
我跟我老婆在7-8年前買了一間中古透天厝(建坪100坪約400多萬)
地點在鄉下的中心點
附近也有超商、全聯、學校
只是小孩要補習很麻煩而已
離我家大概1-20分鐘車程的地區
以前房價大概900萬-2000萬
現在大概都是1500萬-3XXX萬
而我買的這間房,幾乎沒漲到
但是住起來很爽阿
客廳1X坪,小孩還能在客廳溜蛇板、跳繩
放個75吋電視看電視就是爽
冬天客廳+房間暖氣開整天
到現在晚上睡覺還是蓋薄被子
為啥一定要買蛋黃區或是工作附近
然後才在那邊哀哀叫買不起????
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不行嗎??
整天只會好高騖遠
好像是社會欠你的一樣
以前我爸媽買房不也是省吃儉用加上貸款20年才買得起
現在一堆年輕人卻只想花錢享受不想存錢
活該永遠買不起
※ 引述《bluwind1 (藍天的風)》之銘言:
: 剛剛在臉書看到一篇心得分享
: 似乎言之成理
: 真實的原因是不是和他所推論的一樣呢?
: 有沒有八卦?
: 為什麼我們買不起房子?
: 1: 絕大部分買房的人在30-40’s,高房價可以讓人長期揹債貸款,才剛擁有
: 家庭或事業,無力對抗體制,所以忍痛接受高房價。
: 2: 建商將市場默認的高房價位文化形成它的財產價值。
: 3:因爲價值高,便能像銀行高額貸款蓋房,而銀行因為利息收額滿滿,雙方
: 獲得極大的利益。
: 4:銀行與建商因此掛鉤,互相支持高房價。
: 5:銀行又發現如果年輕人買不起房子,就會更願意消費!將本來該存錢買房
: 子的錢花在汽車、奢侈品、電器、科技產品、優質高價日常商品、與美食娛
: 樂上。
: 6:銀行發明信用卡等快速借貸方式,以及各種電影折扣與紅利集點,讓年輕
: 人持續消費,創造「新負債」,債物與消費讓年輕人與銀行建立客戶關係。
: 7: 透過建立的關係,美稱為「信用」,行銷販售健康保險、壽險、車險…。
: 用恐嚇的行銷,告訴你「沒有保險,你以後不止無家可歸,而且拖累全家人
: 」。
: 8: 消費者本身已經買不起房子,所以更不想拖累家人,於是被行銷去「用買
: 保險當做是對自己的投資」。於是又讓銀行賺了20-30年的保險費。
: 9: 但當消費者到了適婚或40’s年齡,部分必須硬著頭皮買房時,卻只能買
: 高額的房價。
: 10: 於是回到第1項,如果堅持不買的,繼續往第2項持續輪迴。
: 每當你想買房子的時候,你發現買不起,於是用消費來補償自己,用買保險
: 來補償自己…。
: 然後到了50歲又想買房子,但房價還是很高,然後之前買的人都已經有房子
: 住得很爽的感覺(但可能漏水)了,於是你又去旅遊全世界來補償自己…一
: 切儲蓄全部花掉,甚至刷卡欠債。
: 那為什麼房價不會跌?
: 因為如果房價跌了,建商資產估價就會被降低,也就是賠錢,建設意願就會
: 變少,銀行利息的盈收就會減少。
: 年輕消費者如把錢拿去買房或房貸了,就會減少上述所有生活開支,因此信
: 用卡就沒有人辦了。
: 消費者也不會衝動買一堆保險,因為搶進市場買房子就是最好的投資,以後
: 「出事」賣掉房子就好。
: 最大的輸家就是…銀行。
: 而資本主義的政府的美好勾結夥伴就是銀行與金融機構。
: 沒有一個政府想要真的挑戰銀行,因為金融機構的錢都在「借貸上」,如果
: 一旦借貸發生不平衡,他們便會對媒體放話,讓社會與輿論鼓譟,讓股市跌
: 停,讓人民對政府失去信心,總統大選難保。
: 沒有政黨真的想要把橋燒斷。
: 以上就是簡單說完,高房價不是只是一個環節,是如此簡單又複雜的利益結
: 構。
: 不只是政府、銀行、建商,
: 同時也是消費者自己願不願意被行銷、被社會機構所創造的價值給限制自己
: 的淺藏能力。
: 事實是,但是大部份的人到了30’s都願意被行銷,被安置在舒適圈,用消費
: 安慰自己餘生。
: 所以,為什麼我們買不起房子?
: 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1003583567/posts/1022423928194207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