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來源: 聯合新聞網
新聞中的法律/跨國籍婚姻破裂 留意二議題
2022-02-21 00:22 經濟日報 / 闕光威
高資產人士離婚過程,涉及雙重國籍、跨國籍婚姻,須面臨二大議題,包括透過司法判決
離婚,以及婚前協議的有效性方面,都與純粹本國籍的婚姻有別。
協議離婚過程之中,伴隨的是各種尖銳的議題,包括婚後財產分配、贍養費、子女監護權
,或是額外補償(例如房產)等,合情之外必須合法,離婚程序才能完成。若夫妻雙方為
不同國籍的跨國籍婚姻,或一方有雙重國籍的案件中,將更加的複雜,不僅須考量我國法
律,對於夫妻另一國籍的法律尤須注意,否則可能發生「用錯法」的窘境。
我國《民法》規定,雙方如未約定婚姻財產制,自動適用法定財產制,當雙方離婚時,任
一方配偶可以主張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簡言之,就是婚後剩餘財產較少的一方,可以向
剩餘財產較多的一方請求支付婚後財產差額的半數。我國請求權範圍並未限制財產的所在
地必須在我國境內,因此配偶的剩餘財產即使在海外,也會一併被納入計算;如果是在我
國提起剩餘財產分配的訴訟,針對海外資產,其重點就會在我國的裁判如何在海外執行。
若夫妻當中有雙重國籍的話,究竟該用哪一國的法律去判斷離婚所生的各種議題,就涉及
「法律選擇」的問題。我國法院此時會依《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第50條規定,依照雙方
共同住所、長期居住地以及關係最切地,確認在判決中應該選用我國法或是外國法進行判
決。
如果是在外國提起婚姻訴訟,例如美國加州,從過往實際案例可以看到,如果夫妻長時間
生活在加州,財產重心也在該處,加州法院極可能會根據加州法律,判斷兩人離婚效力及
離婚後雙方財產的分配。
協議離婚除財產分配外,贍養費的請求往往是矚目焦點,而我國法定的贍養費依民法第
1052條,只適用在裁判離婚,且必須是無過失之一方,在離婚後有無法維持生活之情況下
,才能依法主張贍養費。在協議離婚中,當事人所主張的贍養費或俗稱的分手費,實際上
都只是屬於在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以外」,雙方的額外協議。
為免另一半主張高額分手費的風險,國外往往會以「婚前協議書」方式,約定離婚時雙方
應如何分配財產。目前我國民法並沒有婚前協議的規定,然而雙方有權依民法第1044條約
定「分別財產制」,使雙方在結婚後仍保有各自的財產所有權;其他婚前協議事項,在不
違反民法第72條公序良俗的情況下,原則上也具有一定效力。
然而,如果當事人本身具有雙重國籍,訂婚前協議時,又將面臨外國法的適用問題,為確
保雙方權益,婚前協議更須同時符合我國法及另一國籍法律規定,婚前協議效力才不會因
為嗣後法院適用不同國家的法律,就被認為無效。
總結來說,具有雙重國籍者,在協議離婚或訂立婚前協議時,都必須額外注意另一國籍的
法規,否則將影響其效力,不可不慎。
(本文由安永圓方國際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闕光威口述,記者程士華採訪整理)
https://bit.ly/3H8nC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