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胰臟癌、肝癌、胃癌、腸癌、卵巢癌 10大

作者: b33 (酸痛好利利)   2022-03-10 15:54:14
媒體來源:
TVBS新聞網
記者署名:
丁彥伶
完整新聞標題:
胰臟癌、肝癌、胃癌、腸癌、卵巢癌 10大癌症半數都腹痛!這裡痛最危險
2022/03/09 19:21
https://youtu.be/dC7YeILlXns
藝人巴戈日前因胰臟癌去世,從發病到去世不到5個月。前駐泰大使李應元也是胰臟癌,
據形容,胰臟癌痛起來要人命!幾乎每個人都有過「腹痛」的經驗,有些人形容「肚子脹
脹的」,有些則說「肚子悶悶的」。醫師提醒,國人10大癌症中,至少4到5種癌是以「腹
痛」為常見症狀。肚子哪裡痛?是鈍痛、刺痛、悶痛、反彈痛、轉移痛差很多,快學「腹
痛九宮格」,提早發現腹痛潛藏危機。
去年11月前駐泰大使李應元傳出壺腹癌去世,今年2月,藝人巴戈去世後,才知道他罹患
胰臟癌,從發現到去世只有短短5個月。至於藝人蔡頭也是去年底發現罹患肝癌,據說也
是住院短短1、2個月就過世。醫師表示,胰臟癌和肝癌都是會腹痛的癌症,另外還有大腸
癌、胃癌也會引起腹痛,而女性卵巢癌腹水時則會有消化不良的腹悶脹感。
https://i.imgur.com/Cqfz0cL.jpg
基隆長庚醫院胃腸科醫師錢政弘提醒,因為絕大部份的腹痛可能跟吃太多、吃了易脹氣的
食物,或是吃壞肚子等飲食不當有關,所以很多人腹痛時的第一件事,就是「吃胃藥、吃
止痛藥」。但是因為我們的多數內臟都在腹腔,腹腔疼痛很難鑑別到底是內臟痛還是吃壞
肚子。
腹痛不能忍,就醫檢查前勿隨意吃止痛藥
例如病毒性腸胃炎會引起胃痙攣、脹氣而導致疼痛,而可能致命的腸癌、闌尾炎,有時卻
只有輕微疼痛甚至完全不痛。錢政弘說,所以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衛教資訊網站「
MedlinePlus」指出,有腹痛就醫前先不要隨意吃止痛藥,也不可「忍忍就好」。而是要
持續注意腹痛的頻率、位置、伴隨症狀、持續時間等特徵,或盡速就醫由醫師診斷,才不
會延誤治療時機。
是內臟痛還是轉移痛?
錢政弘說,肚子痛的原因大略可分為三種:
https://i.imgur.com/fY3SV03.jpg
內臟痛:
胃、腸、等內臟收縮、痙攣、受到藥物刺激、器官的被膜伸展、受到擠壓導致疼痛。
體性疼痛:
皮膚、骨頭、關節、腹膜、橫膈膜、胸膜等透過物理性刺激造成疼痛。
關聯痛:
也稱為「轉移痛」,因為身體某一部位疼痛,而讓鄰近的部位也疼痛,如心臟疼痛連帶造
成左肩、下顎痛,膽石症造成右肩疼痛等。
也因為腹痛牽涉疾病太複雜了,錢政弘說,所以在醫學院考試的時候,常會考「腹痛九宮
格」的題目,把腹部分成九個部分,依照疼痛的不同位置,來推測可能是哪些器官發生問
題,是第一個要進行檢查的目標:
從腹痛九宮格看疾病危機
https://i.imgur.com/kQlR592.jpg
右上腹:
膽囊、肝臟疾病
右側腹:
升結腸疾病、腎/輸尿管結石
右下腹:
盲腸炎、卵巢囊腫
上腹:
胃/胰臟疾病
中腹:
急性腸炎、腸阻塞
下腹:
骨盆腔炎/子宮炎、直腸/尿道問題
左上腹:
胃病、12指腸潰瘍
左側腹:
降結腸疾病、腎/輸尿管結石
左下腹:
乙狀結腸疾病、卵巢疾病
錢政弘說,很多患者就醫在形容腹痛位置的時候,常常說不清楚,例如問「肚子哪裡痛?
」會說上腹痛,然後一下又說「下腹也痛」,有時候又說「背後也在痛」。這個時候就可
以判斷,病患可能是發生有「轉移痛」的疾病,例如胰臟炎可能會從上腹痛痛到後背。
另外,像主動脈剝離等問題,有些也會有轉移痛,就可以讓醫師做判別。而腹痛不只是胃
、腸等消化道的問題,婦產科毛病也很多,通常比較靠近下腹部,像右下腹除了主要是盲
腸炎以外,女性則要小心卵巢腫瘤,而中間的下腹疼痛則可能是子宮炎、骨盆腔炎,左下
腹除了乙狀結腸要注意以外,卵巢腫瘤也是不能忽視的。
腹痛7、8成還是消化問題,中醫3穴止痛調理腸機能
中醫師吳亞凡表示,有時候還是不要自己嚇自己,大部分的腹痛和消化不良有關。中醫來
介紹3個常見很有效的止痛穴位可以在吃太多、消化不良時按壓做養生保健。
https://i.imgur.com/rvO3cGa.jpg
第一位穴位是「內關穴」。它的位置在我們手腕內側的正中線,往手臂方向外開3根手指
的指幅。她表示,內關是「心包穴」,對於因為壓力大引起的胃痛特別有效。比如現在很
緊張,壓力造成胃發炎、胃潰瘍、胃痙攣時,就可以按壓內關穴。
防暈車、眩暈也可按壓內關穴
左手右手不拘,按了都有效。建議可以兩手輪流壓,每次按壓1到3分鐘,就有情緒舒緩的
作用。吳亞凡表示,如果是搭車舟車勞頓,感覺有點頭暈、噁心、想吐的時候,按壓內關
穴也很有幫助。
第2個穴則是「中脘穴」。吳亞凡說,中脘穴在腹部附近,先找到自己的肚臍,再從肚臍
直上一個手掌的寬度,這個穴位是針對各種胃疾,按壓下去的時候都能緩解。像現代人很
常見的「胃食道逆流」有時候會造成胸悶,或引起咳嗽或心悸的時候,我們的掌心按壓中
脘穴,由上往下輕輕地壓下去,都有緩解的作用。但注意這個穴位不建議剛吃飽的時候按
壓,否則可能會引起不適。
一組兩穴把腸胃機能都調好
第三個則是「一組穴道」, 也就是按壓「上巨虛」加「下巨虛」穴。吳亞凡解釋,這兩
個穴和足三里穴同屬一個家族,都屬於胃經。尋找這兩個穴位的方式要先找到足三里穴,
也就是膝外側往下4指之後,再往下4指,就是上巨虛穴,而上巨虛穴再下1指的寬度則是
下巨虛穴。
吳亞凡說,上巨虛穴代表「大腸的合穴」,而下巨虛穴則代表「小腸的合穴」,所以兩個
穴位一起按壓可以調通我們的大小腸,也就是把整個消化道脹氣或便祕、腹瀉等各種腸胃
不適進行調理。
◎ 諮詢專家/錢政弘醫師‧吳亞凡中醫師
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https://health.tvbs.com.tw/review/332004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