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 《anger312143》 之銘言:
: 標題:[問卦] 以前的中國真的很強嗎?
: 時間: Sun Mar 20 03:42:26 2022
:
: 如題
:
: 我說的是清朝以前的中國
:
: 以前就有學過韓文跟日文了
:
: 發現有些單字的發音跟中文很像
:
: 到現在學越南文
:
: 也一堆單字發音跟中文一樣
:
: 越南明明都脫中國好幾百年了
:
: 怎麼發音還那麼接近中文
:
: 讓我想問
:
: 以前的中國是不是很屌啊?
:
: 都過幾百年了日文韓文越南文都有中文的身影
:
: 各位鄉民覺得呢?
:
建議你可以查漢字文化圈,應該能解釋一切。
個人想法,可能有錯:
中國在漢唐時期,由於時常對外遠征,文化傳遍西域、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
安史之亂後的唐宋變革。使中原王朝由天下帝國轉為偏安帝國,還要面對周遭征服王朝的爭
奪正統的挑戰。
這些征服王朝雖然會漢化,但也會保持自身文化,例如自創文字(遼、金、西夏、元)。
還有安史之亂後:
西域被文化入侵逐漸伊斯蘭化,親中國的于闐國也被滅,整個退漢化。
河西走廊被吐蕃、回鶻入侵移民,也逐漸退漢化。
交趾在打敗五代十國的南漢後,也經由吳權一直到丁朝成立,逐漸邁向獨立之路。
弱宋連燕雲十六州都奪不回來,那塊地與河北因為被安史系軍閥佔據也帶有(只是帶有)外
族風格的文化。
如果不是元朝一統中國,可能大理(雲南)、西夏(甘肅&寧夏)都還是獨立狀態。
而且諾不是元朝仍然採用中國典章制度與漢文化,可能中國文化就全斷了。(元朝仍然有中
國典章制度且有些皇帝兼大汗還是熱愛漢化)
一直到明朝推翻元朝後,為了征服北元殘軍,又拿下雲南、遼陽、甘肅寧夏等等地區。北征
蒙古多次、冊封青藏(烏斯藏、朵單)和東北(兀良哈三衛、努爾干都司等等)那些小政權
、幾乎接收元朝全部版圖。還多次下西洋、北伐蒙古。
海外那些國家又藉由朝貢逐漸仰慕漢文化。例如朝鮮和琉球。
但,明朝皇帝最後也被敗光光,龜回長城。最後被滅。
補充一下,漢唐宋明那些中原王朝還是有中國的概念,只是在強盛的時候推行天下都是王土
,諸國都是王臣,還分敵國、外番、內附國、藩屬、領地等等概念(我寫的很籠統)
等到被滲透或征服王朝打趴偏安的時候,就轉為自認為是正統代表,來鞏固合法性(但還是
在安逸內鬥中被滅)
然後那些外族(滲透和征服王朝)為了奪取中國本部,就接受漢文化,只是接受和抗拒程度
不一,但也都有中國的概念和中國典章制度。
在最後一個朝代清朝還併吞蒙古、西域、青藏等地,加上東北構成近現代中國的版圖,清帝
是用大汗、藏傳佛教擁護者等等封號去鞏固這些地。
西域回部、甘陝回族等不是很服清帝還是有叛亂的時候。
晚清與中華民國推翻清朝後,勉強繼承中國本部和疆部,蒙古最終獨立跑掉,西藏半獨立,
新疆偷偷想獨立。而且那時西方強盛,文化備受推崇,誰還會想接受中國文化呢。
(所以軍國日本很愛稱支那就是不承認中國正統合法性,一直想走元清路線取而代之,之後
又走內亞史觀拉攏滿蒙獨立,再併入軍國日本)
所以中國代表很多含義
代表中國本部(漢地十八省)
代表入主中國本部的國家(中原王朝和滲透、征服王朝都算)
代表中國本部+疆部(東北、蒙古、新疆、西藏):努力繼承清朝遺產。
代表中國文化:端視漢文化、中國典章制度等等。
代表56民族文化:阿共很怕被民族主義分裂。
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那塊疆域。
太多背後政治操控與濫用(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也使得中國變成臭名,變得四不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