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組在面對就業困境的時候
最喜歡說的就是:
台灣就是不尊重專業、重理工輕人文,難怪只能萬年代工
做不到微笑曲線兩端附加價值高的品牌、技術,只能做利潤低的代工
阿台灣不重視人文價值、沒有人文素養,所以街景醜、人民素質低落[email protected]#$%^&*
總之,文組認為低薪是因為政府及社會不重視他們的「專業」造成的
再拉外國來救援,認為外國就是重視人文素養,所以文化得以輸出[email protected]##$%
ㄏ
文組總是沒想過
台灣的理工電資外銷到全世界、創造了多少產值、付出多少薪水繳了多少稅?
而台灣的文組扣掉那少許菁英,剩下的是有多專業? 多有產值?
台灣的文創相關產業是有哪幾個項目能夠外銷了?
能夠非台灣不可了?
還是說文組的專業到頭來就只能靠吃政府預算維生?
到底是粗鄙無文的理工有價值? 還是飽讀詩書學富五車的文組有價值?
理工科前90%都能適才適所的對社會有實際貢獻
反觀文組就前5%的菁英強者還行
剩下的是要幹嘛? 是能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