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專家批新公布「全民國防手冊」戰況脫節

作者: polanco (polanco)   2022-04-13 13:51:04
1.媒體來源:聯合報
2.記者署名:洪哲政
3.完整新聞標題:
專家批新公布「全民國防手冊」戰況脫節 空襲憑戶口名簿買物資最扯
4.完整新聞內文:
國防部今天公布「全民國防手冊」,有專家閱後指出,手冊內容所假想的場景,非常類似八
年抗戰時的「重慶大轟炸」,或1940年德軍轟炸英國倫敦那種只有間歇性空襲而無地面戰鬥
的情形;民眾在轟炸結束後還可能回到家中,等待下一次轟炸來臨。與現代戰爭情境與現代
戰爭狀況嚴重脫節。
全民防衛動員署在手冊序文中載明,手冊編輯目的主要是提供民眾面臨軍事危機及可能發生
的災變時緊急應變資訊,做好生存自助。
手冊中與「戰時可能發生的狀況」的章節,包括「空襲警報識別與避難」、「遭空襲後建築
物倒塌失火避難資訊」、「空襲破壞後導致停電及停水資訊查詢與應處」、「戰災產生大量
傷患之急救送醫」、「因應戰況,民生必需品短缺獲得途徑」、「家庭與個人先期完成防災
(戰備)物資與救護準備」、「戶外生存之基本知識」、「遇突發緊急狀況報案專線」及「
列管後備軍人相關動員資訊」。
檢視內容,各章節簡潔,其「醫療急救」明載想定:「軍事要塞遭敵砲彈襲擊,位處周邊之
社區數百名居民不幸被砲彈碎片波及,造成受傷失血,民眾如何應處?」內容說明中央部會
、地方政府與村里長的任務,與民眾自助醫療處理程序;「戶外求生知識」,則載明求生基
礎必需品建議表,包括水、食物、衣物、工具、藥品、通信器材等。內容也建議民眾,平時
要準備防災「戰備」物資及救護準備,包括緊急避難包、三天份的物資、急救手品急救箱與
個人醫療紀錄。內容規格較接近防災手冊。
但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表示,國防部、經濟部等單位在撰寫手冊時所假想的場
景,非常類似八年抗戰時的重慶大轟炸,或一九四零年德軍轟炸英國倫敦那種只有間歇性空
襲而無地面戰鬥的情形;民眾在轟炸結束後還可能回到家中,等待下一次轟炸來臨。但日後
中共若武力犯台,在運用彈道飛彈、巡弋飛彈與戰機空襲對台灣實施「聯合火力打擊作戰」
時,也會配合運用網路資電作戰,設法癱瘓台灣的民生基礎與通訊設施;等「聯合火力打擊
作戰」結束後,會很快地實施「聯合登島作戰」,對台灣海岸線與海岸後方陸地進行多點、
全縱深的攻擊。換言之,若日後中共真的武力犯台,台灣各縣市民眾可能同時面臨斷水、斷
電、斷網、斷訊甚至不幸置身於戰地之中或附近的嚴峻情景。
揭仲說,當民眾不幸處在上述大範圍、多重災害同時發生的狀況下,手冊中的部分內容就顯
得非常脫離現實。首先,手冊建議民眾在空襲後停水時撥打一九一零客服專線進行詢問或通
報,先不說通常是委商的客服專線還有沒有人值班,經濟部怎能期待當中共全面犯台、處處
烽煙的情況下,民眾還能打得電話或用手機上網申報?又在基礎設施可能因為遭到中共攻擊
癱瘓的情況下,為何還要民眾主動查詢或回報?
揭仲認為最離譜的是,當「民生必需品短缺時」,手冊建議民眾持戶口名簿,依「公告配售
之時間地點,依通知至指定配售站,按規定項目數量計價購買所配額之民生必需品」。但是
當共軍進行「聯合登島作戰」時,各地煙硝四起時,許多民眾、特別是老弱婦孺,應該是被
疏散到指定避難地點,這時政府應該設法確保這些大型避難地點的基本物資供應並直接發放
給民眾,怎會要求民眾憑戶口名簿花錢購買、難不成要發國難財?如果民眾住所毀於空襲,
既沒錢又沒戶口名簿該怎麼辦、難不成再去申請受災證明?如果是外籍人士沒有戶口名簿該
怎麼辦?又如果民眾被困在外地,難道還要設法潛回家中尋找戶口名簿?又如果戰鬥還在進
行當中,民眾難道要冒被流彈殺傷的危險前往指定地點花錢購物?又戰時民眾要怎麼要得知
公告的時間地點,難道相關單位認為當中共武力犯台時電視與手機都能正常使用嗎?
學者批評,手冊中關於停水和民生必需品短缺時的處置,明顯只是照搬既有的規定,並未假
想中共武力犯台時所可能出現的最壞場景,頂多只能應付平時的意外或天災,與戰時狀況嚴
重脫節,相關單位包括經濟部與國防部等應該重新檢討修訂。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https://udn.com/news/amp/story/10930/6234044
6.備註:
你各位記得要把戶口名簿帶好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