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每天「確診」的人數一直上升,
身為共存派覺得這一切非常正常,
畢竟世界上一堆先進國家早就沒人在意確診人數了!
只剩低端的「國家」把清零當作政績在宣傳,
但是台灣共存最大的阻礙應該就是恐慌仔吧!
明明共存派的看著日益增加確診依然平靜,
但是恐慌仔卻整天用「我認為你在恐慌的恐慌」想帶大家其實沒準備好要共存的風向,
是不是「確診」兩個字對恐慌仔太沈重了?
換成其他名詞恐慌仔是不是比較不會恐慌?
像是「類感冒」「愛心感冒」「有台灣價值的身體不舒服症狀」
如果改個名稱能讓恐慌仔不再無腦恐慌,
哪改名何嘗不是個好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