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6~11歲打莫德納家長轟爆!ICU醫嘆「又一

作者: sukiyasuica (suica)   2022-04-18 09:04:19
1.媒體來源:ETtoday
2.記者署名:李佳蓉
3.完整新聞標題:6~11歲打莫德納家長轟爆!ICU醫嘆「又一個循環」 1句話破盲點
4.完整新聞內文: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台灣本土已連續3天破千例,食藥署昨(17)日宣布,6~11歲兒童可施打半劑莫德納,兩
劑間隔28天。但消息一出引發家長反彈,湧入衛福部粉專大罵,「為什麼要孩子當白老鼠
?」希望可有其他疫苗選擇。ICU醫師陳志金一早在粉專無奈寫下,「無論什麼決定,我
們總是會在結果不如意的時候,覺得自己當初『沒做的選擇』才是對的。」
食藥署通過6~11歲孩童疫苗EUA,ICU醫師陳志金認為,可以預期的,又會經歷一開始打
AZ疫苗、年長者打疫苗、高端EUA的循環。他說,無論先通過哪支疫苗,總會有人想,「
為什麼不給我們另外一支?為什麼不像買菜一樣,統統都給我們選?政府沒給我們的,一
定是比較好。」然而這些人似乎忘了,一開始他們的訴求是,「快讓我的孩子打疫苗」。
陳志金推測,無論接下來家長是否選擇讓孩子接種,會有一定比例人跳出來說些「早知道
」的事。例如媒體開始報導打疫苗後的不良反應,甚至無法確認相關性的死亡事件,「就
會有一些人出來喊,『早知道就不讓我的孩子去打』。」
陳志金接著說,等到退打潮出現後、感染人數增加,有孩童出現重症、甚至死亡病例時,
會有一群人喊,「早知道當初我們就應該去打」、「為什麼不強制要打?」、「我們現在
、馬上就要打,政府為什麼不多準備一些?」
「無論什麼決定,我們總是會在結果不如意的時候,覺得自己當初『沒做的選擇』才是對
的。」陳志金無奈地說。人生充滿著當初沒做的選擇才是對的事後諸葛,因為無法面對不
如意的結果、無法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總是逃避的以為如果可以「重選」該有多好。
陳志金反問,「我們為什麼不試著這樣想,我當初如果是選擇另外一個,應該也不會比較
好,說不定還比較差呢!」已經做的選擇就是最好的,面對無法改變的事實,可以改變的
就是自己看待的方式。「好好的在做選擇之前討論清楚,一旦做了選擇,就不要再回頭去
想那個沒選的!」
該篇文章發人省思,也引發熱議,「真心看著都覺得累~當個明理的家長需要修學分吧~
」、「這次疫情真的看到生活態度不同的人,各自有各自的人生百態」、「打疫苗是對自
己的責任!對家人的保護!有些人腦內不知道在想什麼」、「分析得很中肯!人性的善惡
與智愚一直在重複展示在我們面前」。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https://reurl.cc/RrdnO6
6.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以天為單位),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