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確診居家照護10天生活怎過? 大陸封城「

作者: breakofdawn (hi)   2022-04-22 15:44:07
1.媒體來源:
ETtoday
2.記者署名:
黃品臻
3.完整新聞標題:
確診居家照護10天生活怎過? 大陸封城「囤貨指南」一次看
4.完整新聞內文:
2022年04月21日 12:25
記者黃品臻/綜合報導
台灣20日新增2386例本土確診,再創歷史新高,也是連6天破千例,隨著疫情升溫,各縣
市也陸續啟動居家照顧管理措施,對於輕症、無症狀需在家隔離10天者,民生必需品究竟
該怎麼準備?對此,或許擁有「豐富」封城經驗的大陸民眾,能夠提供一些「囤貨指南」

大陸微信公眾號「丁香醫生」此前就針對需長時間居家隔離者,整理出一份清單,讓確診
民眾在缺少外界幫助的情況下,依然能維持相對正常的生活狀態。丁香醫生將所有必需品
列為「食品類」、「生活用品類」、「常用藥類」來詳述。
食品類
丁香醫生提醒,居家照護期間,關於食物的消耗原則,先吃新鮮但不易保存的食物,再來
消耗那些可以長期存放的食物。
●必備日常消耗品/成年人每日份量
主食(麵條、米、麵粉)/300公克:
主食較耐放,但丁香醫生建議買真空包裝或完整密封,以免長蟲,而一袋白米通常是10公
斤裝,一個人撐一個月是足夠的。
冷凍肉品/120公克:
民眾可把買到的新鮮肉品切成小塊分裝並冷凍,料理時就按照份量解凍即可,丁香醫生也
建議,除了豬肉外,牛排、冷凍蝦子、雞胸肉等也都可列入考慮,但盡量少買牛肉捲、羊
肉捲等物,占空間也不耐吃。
雞蛋/1天1顆:
在冷藏條件下,雞蛋的保鮮期為40~60天,民眾可按家裡人口數量準備。
保久乳或奶粉/300ml:
若擔心整箱的保久乳占空間,也可以選擇更耐儲存的奶粉,或是乳酪。
食用油/25~50公克:
每餐都會用到的食用油,以一家三口為例,準備兩桶5公升的食用油,撐一個月已綽綽有
餘,若家裡有不沾鍋或氣炸鍋可用,用量就會更省。
雜糧豆類(小米、糙米、綠豆、紅豆):
這類食品耐儲存,還可以充當主食,也能提供米麵中缺少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但不能把
它們當作蔬菜看待。
新鮮蔬菜&冷凍蔬菜:
蔬菜按照儲存時間可分為三大類(見下圖),一樣先吃較不耐放的蔬菜,接著再烹調那些
可以放較久的蔬菜。而冷凍蔬菜像是花椰菜、蘆筍、毛豆、胡蘿蔔等,能放幾個月甚至更
久,且不用挑菜、洗切菜,比較方便料理。
丁香醫生提到,居家隔離期間每天都要自己做三餐,調味料必不可少,鹽、醋、糖、蔥、
薑、蒜等都可以準備,此外民眾還可以買一些火鍋底料、咖哩塊、濃湯塊等複合調味料,
以免隔離久了想換換口味。另外若長期吃不到新鮮蔬菜、水果,丁香醫生指出也可用維生
素C或複合維生素片補充營養。
●耐放的食品,有空間可以多囤
冷凍食品/水餃、包子、手抓餅、蔥油餅等:
很耐儲存,但包裝很占空間,因此一定要對自家冰箱的冷凍庫大小有概念,丁香醫生指出
,常見的單/雙門冷凍庫是50/100升,應該能裝進15~30盒水餃,不過別忘了還有其他
東西要冷凍。
乾製食品/木耳、香菇、豆皮、紫菜、海帶、脫水蔬菜等:
放在乾燥的室溫下就能存放,泡發時間要控制在4~6小時,而脫水蔬菜在煮麵或煮湯時丟
一把進去,就非常好用。
加工肉製品/香腸、臘肉、熱狗等:
很好存放,雖然不是健康的食物,但偶爾吃沒有太大的問題。
速食/泡麵、即食麥片、肉鬆等:
泡麵耐儲存且不用放進冰箱,可以多買,就可偶爾改變下口味,但以袋裝為佳。即時麥片
可以當早餐,一大包沖牛奶就可以吃很久。
罐頭和餅乾:
罐頭是將食物滅菌後再罐裝密封,隔絕空氣來保存,無須使用防腐劑,不必擔心食品安全
問題,丁香醫生對此表示,「彈盡糧絕時,這些會是你最後一道防線。」
●讓人身心愉悅的「奢侈品」
丁香醫生表示,隔離時不妨也準備一些飲料、咖啡、茶、零食等物,可以讓隔離期間變得
沒那麼枯燥乏味。
生活用品類和常用藥類
丁香醫生提醒,日常用品如衛生棉、牙膏、牙刷、洗衣精、衛生紙等,以及家用消毒液、
酒精、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用品,民眾按照需求準備即可。而廚房用品如洗碗精、垃
圾袋、保鮮膜等物也要記得準備,比較占空間的肉類可以先切成小塊用保鮮盒、保鮮袋分
裝後放入冰箱,節省空間還能防止食物有冰箱味。
若家裡有小孩和寵物,尿布、奶粉、寵物糧食、寵物備用藥等也可多備。常用藥如止痛藥
、退燒藥、抗過敏藥等物亦然,需特別注意的是,如果民眾有慢性病或其他疾病,一定要
把自己常吃的藥物充分備齊。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421/2234508.htm
6.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