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torier (....)》之銘言:
: : ,PCR的陽性率節節高升中,這三天的PCR檢驗量分別是7萬、6.4
: 用快篩一次100、PCR一次3500來算
: 快篩總費用為19.6M、PCR總費用為686M
: 快篩有10%偽陽,19.6K人次
: 這10%實際是陰性,實際上不醫也不會死
: 但是醫院一概當陽性診療,先開一些簡單的治療手段好了
: 普拿疼先開、防疫隔離物資發一發
: (686M - 19.6M) / 19.6K = 34K,也就是對於這些快篩誤判的人
: 有34K預算可用於支付
: 怎麼算都是以快篩取代PCR
: 在大規模爆發、要以居家隔離甚至不隔離、取代專責醫院照顧時,來的快速有效
: 快篩15分鐘、PCR最快一天
: 各地衛生所作業速度,等第一通電話到、已經兩到三天後了
: 不過我猜政府裡沒人會數學就是了,畢竟機率跟期望值是高中理組課程
: 偽陰性就更簡單了:他沒症狀沒事就沒事,有不舒服自己會再去找醫生救治
政府就是懂數學,才不能同意快篩視為陽性
這三天如果不做PCR,廠商就少賺686M...
效益要看你從哪個方向去解讀
對政府而言,這樣才是最有"效益"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