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電話為何打不進去?防疫人員親述防疫困境

作者: cc9i (正直與善良)   2022-05-04 19:38:21
1.媒體來源:
端傳媒
2.記者署名:
王怡蓁 2022-05-04
3.完整新聞標題:
電話為何打不進去?台灣防疫人員親述防疫困境
4.完整新聞內文:
「很難過的是,甚至有民眾說我們那麼晚通知,才是造成疫情擴大的原因,把過錯推到第
一線人員身上。」
https://imgur.com/A5vxv9A.jpg
5月3日,台灣單日確診人數突破2萬,累計確診逾17萬。隨著確診人數一同激增的是防疫
壓力。各縣市都有確診者在網路上分享:未得到衛生機關聯繫,打爆電話也沒人接,甚至
接通後發生踢皮球的狀況。
台灣目前的防疫政策為密切接触者隔離3+4天,也就是三天居家隔離,後面四天採自主防
疫,居家快篩陰性,便能外出進行民生必要的採買,但不能在餐廳飲食、聚會,教職員、
學生不能到校。
確診者將收到簡訊通知,並使用「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填寫個資並進行疫調後
,才會收到後續的防疫通知。
不過,各縣市政府在確診者的疫調、隔離的流程與措施上都略有差異,導致跨區域的確診
者等待時間更久。以目前單日破八千例,位居台灣確診數最高的縣市新北市為例:新北市
府啟動居家照護流程,確診者收到簡訊通知後,由主責的衛福部雙和醫院收案電訪進行健
康評估,衛生所則是開立居隔書(居家隔離通知書)與設定電子圍籬(透過手機定位掌握
隔離者行蹤),確診者開始居家照護,每日透過app回報健康狀況,在身體不適時,由醫
院視訊看診,居家送藥,若有緊急情況則是送醫治療。按照居隔單的七天居家隔離後,便
可以解除隔離外出。
衛生機關行政人員不斷加班下,也難以跟上倍數成長的確診數,端傳媒專訪在確診數量排
行前三城市的基層衛生單位人員李小溫(化名),近來她每日要開立上百份居隔書。李小
溫告訴端傳媒,同事們每人都準備了很多喉糖,不然真的會沒有聲音。而政策頻繁變動帶
來的工作量激增、系統時常當機帶來的錯漏、民眾的不滿甚至怒火,都傾倒在像她這樣的
基層行政人員身上。
為何打爆電話也沒人接?為何一張紙製居隔單要花至少三天開具?一線防疫人員又承接了
怎樣的民眾情緒?以下為李小溫的口述:
我們最怕的其實是政策的變動
我先前在醫院擔任護理師,疫情下,工作雖然辛苦,但只要面對病症,協助病人康復。為
了穩定的上下班時間,我離開醫院,今年加入北部某基層衛生單位,進行疫調、隔離書開
立等疫情相關工作,一開始每天只要處理個位數的案量,後來就突然指數般的爆增。
台灣一般疫調的方式為,民眾PCR檢測陽性後,透過疾管署判定才算確診,疾管署會通報
民眾居住地的衛生局,再由衛生局分案給轄區的基層衛生機關。
我所任職的衛生單位有明確分工,我初期負責聯繫密切接觸者,告知他們後續要注意的事
項,後來轉而負責開立居隔書,近期每日都要開立上百份。我們經常開會討論應變措施,
但常常前一天討論好,隔天政策改變,就要重來,每天都在打仗。
我們最怕的其實是政策的變動,如果隔離時間又要縮短,又會重演居隔3+4與隔離10天的
問題,有些人落在這段區間,就要變更身份,光是這些變更,新政已上路逾一週,我們到
現在都還沒處理完。
政策的改變,除了會讓一線工作者一時間難以適應,民眾也會不斷質疑我們,曾收到民眾
對我們吼說:「你確定解隔日期正確嗎?寫錯了我被罰錢,你要賠償我嗎?」「你害我工
作損失,你要負責嗎?」會一直把責任推給我們,不是推給政府。
我理解有些雇主真的很刁難下屬,說沒有拿到居隔書就解僱,導致民眾把怒氣出在我們身
上。
我們現在抱持的態度就是先把舊帳清完,並用有效率的方式來處理。重心是確診者,密切
接觸者的案量會轉給區公所,但這段時間是重要的交接期,必須清楚告知區公所在承辦業
務時會遇到的問題,真的很混亂。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 當新聞連結過長時,需提供短網址方便網友點擊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20504-taiwan-epidemic-prevention-clinic-staff/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