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自由時報
2.記者署名:
林宜樟
3.完整新聞標題:
曾接生數千人的嘉義產婆故居 審查未過已由建商拆除
4.完整新聞內文:
嘉義縣朴子市已故助產士施周靜江,曾接生數千人,她於2017年過世,故居保留早期產房
空間,是特殊自宅產房醫療建築類型;近年家族已將土地賣給建商,後人今年爭取保留,
以「施家朴子古厝」向縣府提報古蹟審議;經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安排列冊追蹤及審查會議
,認定未達列冊追蹤價值,雖然3月再提新事證,仍不予列冊追蹤;明天5月5日是國際助
產士日,但施周靜江故居已由建商拆除,令不少文化界人士扼腕嘆息。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副教授蘇明修今年受施周靜江的後代委託,協助向縣府提
報施周靜江故居為古蹟,針對施周靜江的一生進行調查。
施周靜江於1922年生,2017年過世,是嘉義縣見證日治至戰後私營及公立助產士輝煌時期
的少數從業人員,她16歲於朴子公學校畢業,到厚生助產士講習所學疑生理衛生、產婆學
、婦產常識及接生實習,取得產婆執照,21歲開業,25歲獲行政長官公署助產士臨時證書
,在朴子鎮衛生所擔任「囑託助產士」,迎接二戰後的嬰兒潮,曾1天接生7個嬰兒,執業
30多年,接生數千名嬰兒,一直保持「從沒有出問題」的紀錄。
蘇明修說,因為晚上往診不便,且產房較孕婦家設施佳,施周靜江在自宅設產房,遇緊急
狀況也方便鎮上婦產科醫師的救援,自宅產房的空間型態反映當時社會的需求,是基層醫
療除診所外,少見的空間類型證據。
蘇明修說,助產士招牌燈箱掛故居正身右次間外牆,產房設於虎邊護龍末端,動線與居家
分開不會相互干擾,與廚房相鄰,生產前燒熱水,生產後煎麻油蛋,服務動線短。
蘇明修指出,施周靜江跨日治、戰後的資歷,30多年接生數千名嬰兒,對地方公衛有傑出
貢獻,其經歷為地方醫療史,具有歷史意義,他認為台灣助產士空間保存的很少,希望提
報古蹟,將相關歷史文獻、接生設施整理保存展示,發揚台灣助產士文化。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表示,提報人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條提報「施家朴子古厝」為古蹟
、歷史建築、紀念建築,文觀局安排列冊追蹤現勘及審查會議,2月24日安排文資審議委
員會委員前往現場進行現勘,現勘後並進行審查會議,現勘及會議結論為該案未達列冊追
蹤價值,決議不列冊追蹤,並發函予提報人告知現勘及審查結論,3月3日提報人提出新事
證,文觀局將新事證送委員審查,經委員審查,決議維持現勘決議,不予列冊追蹤。
5月5日是國際助產士日,蘇明修5月2日在臉書貼文,感嘆「資本主義社會建商買地拆屋是
其自由,重點是該為歷史文化把關的主管機關,如何只能最低限度地依法行禮如儀?明顯
具文資價值的空間,豈能只考慮建商的產權,而不思考其對地方近代基層醫療文化的價值
性,以及它的保存對地方特色的建構、城鎮再發展的助益?」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https://art.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914438
6.備註:
這看起來很酷,自宅產房很古老,然後,被拆的樣子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