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 不同國家COVID19死亡計算差異

作者: SRadiant (Radiant)   2022-05-13 16:23:01
先前我有提過
不同國家的數據收集方式可能不同(或是對於不同疾病的收集方式不同)
數據就不能放在一起比較
如丹麥的定義
https://www.sst.dk/en/english/corona-eng/status-of-the-epidemic/covid-19-updat
es-statistics-and-charts
2) Deaths = the statistics on fatalities include deaths recorded within 30 day
s of the detection of COVID-19 infection in the individual on the basis of PCR
tests. COVID19 is not necessarily the cause of death.
PCR陽性確診後30天內死亡皆計算,不論原因。
丹麥的流感計算
https://en.ssi.dk/news/news/2022/mortality-is-declining-in-denmark
Furthermore, the definition is used when reporting influenza-related deaths.
流感也是以同樣方式計算死亡人數
因此在丹麥的COVID19死亡與流感死亡是可以比較的
另外這個定義也是WHO建議的方式
而美國的定義
https://www.cdc.gov/nchs/nvss/vsrr/covid19/index.htm
COVID-19 deaths are identified using a new ICD–10 code. When COVID-19 is repo
rted as a cause of death – or when it is listed as a “probable” or “presum
ed” cause — the death is coded as U07.1. This can include cases with or with
out laboratory confirmation.
使用ICD-10 code作為依據,也就是醫生判定該死亡與COVID19直接/疑似相關才會計算在

因此美國的數據就無法與丹麥、或是其他不論原因30天內通通計算的國家相比
缺點是會有1~2週的延遲
優點就是較準確(數字自然也較少)
流感也是用同樣方式(ICD-10 code)計算,因此美國此處的COVID19與流感是可以比較的
這裡也很清楚的說明COVID19死亡、流感死亡、肺炎/流感/COVID19死亡的差異
用圖來說就是這張...
https://i.imgur.com/R90UfUo.jpg
2020年前"流感死亡"的波動帶動"PI(C)"的波動
因此這個PI(C)波動就是流感造成的,沒啥問題
然而2020年開始,應該很明顯了...
曾看過有些人在洗說,那些死的都老弱,不死於COVID19也會死於流感或其他原因...
實際上,每年嘛都流感,但就是沒死那麼多人
肯定"有些"死亡是本來就快不行的
但很明顯,2020年後"額外"多死了一大票
八卦板有些人,把"肺炎與流感"死亡,通通當成流感死亡了,說每年流感死一堆人...
其實這是不同的數據,且相差甚遠
台灣CDC也有流感死亡人數(見每週的流感速訊)
以及"肺炎及流感"死亡監測(見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
台灣從2020年疫情以來,流感是真的快絕跡了,可憐哪
不同國家,有可能數據收集方式不同、基準點不同,是不適合放在一起比較的
如不限原因vs判定後
疫苗通報其實同理,但不多說,省得反疫苗仔又來亂
至於台灣的COVID19死亡是用哪種方式計算?
我"猜"是偏向判定後通報(數字會比較真實,且"比較少")
但...台灣嘛,什麼鳥情況都有,所以我才不喜歡台灣的數據
政府只會公布他想讓你知道的(攤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