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卦] 駐台外國學者:台灣媒體不該引起恐慌

作者: kcbill (明日やろうは馬鹿野郎だ)   2022-05-15 18:01:26
前幾天有台灣媒體引述了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評論台灣防疫的新聞,在八卦版上也引
起很大的迴響。
[新聞] 英國媒體警告「台灣未超前部署」!恐面臨大量死亡案例
https://www.ettoday.net/amp/amp_news.php7?news_id=2246249
不過,《每日電訊報》該篇報導所採訪的駐台外國學者,日前向《天下》投書,認為台灣
媒體片面引用他的研究,來支持特定政治立場,對此感到相當沮喪。
該學者希望媒體不要引起恐慌,反而應當秉持中立的觀點並傳播重要的資訊,並仍肯定台
灣的防疫表現。
あのう、有沒有駐台外國學者呼籲台灣媒體不要引起恐慌的八卦???
投書的完整內文:
面對疫情升溫,媒體應該鼓勵行動而非引起恐慌
作者
倪誠志(Chase W. Nelson)2022-05-12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15/article/12264
我日前接受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的訪問,談論台灣的新冠肺炎疫情。
看到部份台灣媒體片面引用,利用我的研究支持特定政治立場,任誰都會感到非常沮喪。
若此議題攸關公眾健康與民眾的生命安危,這種行為更是毫無藉口。
我呼籲,媒體應當秉持中立的觀點並傳播重要的資訊,而非刻意只選擇負面(或正面)的
意見。
我認為每個人應該要知道的是:
COVID-19是由空氣傳播的傳染病。大部分的人感染COVID-19,是因為他們共享封閉空間中
的空氣。
COVID-19的常見症狀與感冒類似:流鼻水、疲倦、喉嚨痛、噴嚏與頭痛,發燒反而並不常
見。
有些(1~5%)出現症狀的病人會經歷持續數月的疲倦,稱之為長期COVID。
接種COVID-19的疫苗可能導致副作用,但是COVID-19本身的症狀更為嚴重,在高齡者上更
甚。
快篩可以判斷自己是否可能傳染給別人的指標,但請留意快篩也可能誤判,也就是將已感
染者判為陰性(偽陰性)。
還是有些好消息:
大部分的台灣民眾才剛接種疫苗,疫苗誘發的免疫力尚未衰減。
Omicron變種病毒比德爾塔Delta變種病毒稍弱,雖然對於未接種疫苗者來說,仍有致命的
危險性。
台灣已經為高風險族群準備抗病毒藥物。
也還是有些壞消息:
在台灣,每5位75歲以上的民眾,就有1位完全沒有接種疫苗。根據香港的資料估計,80歲
以上未接種疫苗的長者,死於Omicron的比例大約16.5%,70歲至79歲的比例則是5.6%。
現在的COVID-19疫苗可以降併發重症,但是不能完全預防感染。
因為案例從發病、死亡到登記需要時間,死亡率的呈現會延遲2至4週。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預期死亡率將在不久後上升,台灣可能每天確診至少100,000例、每
天死亡至少100例。如果這種情形出現得太快,醫療體系可能癱瘓,甚至無暇照料一般病
人。因此,第一要務是儘速讓75歲以上高齡者接種疫苗;與此同時,致力於減緩病毒的散
播。我們不該恐慌,而是行動。
每一個人都可以做的事:
讓高齡者們知道,每個人都將接觸到COVID-19病毒,他們可以選擇是否在疫苗的保護下面
對COVID-19。但必須知道:每一劑疫苗都有幫助。香港的經驗指出,完全未接種新冠肺炎
疫苗的80歲以上高齡者,染上Omicron病逝的可能性比完整接種的人高出近15倍。
打開餐廳、健身房等公共場所的窗戶,維持空氣流通,並且儘可能的將所活動移往戶外。
即使沒有任何的規則要求,在室內場所也要戴上口罩。
非必要的情況下,盡量避開人群或參加實體集會。
台灣並不需在此時還要向世界證明什麼。台灣人已向全世界展現最成功的防疫對策,並且
受到世界各國的肯定。現在台灣已選了一個精準策劃的時機,逐漸放寬對COVID-19的管制
,這是一個無可避免的妥協。明智的大眾應該可以理解,這是遠比政治還複雜的狀況。因
此,讓我們專心於傳播真相,並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互相幫助、包容與面對COVID-19。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訪問學者。本文授權轉載自「天
下英文網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