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魯30幾歲啦
還記得小時候家中長輩在買醫療險的時候
考慮的是當身患重病的時候
不至於被醫藥費壓垮家中的經濟
在買壽險的時候
考慮的是若自己走的早
能夠有一筆錢能夠讓家裡的生活維持「一段時間」的正常
從什麼時候開始
大家買保險考慮的是利息?
考慮的是門診手術能夠賺多少錢?
從這些觀念的改變
導致防疫險真正的概念也被誤解了
防疫險的概念應該是對於確診後的支出作為補償 而不是利用自己健康當作賺錢的工具
而且都已經染疫了
我相信有人真的因為染疫而造成生活負擔
進而需要這筆保險金
我不知道 為什麼要宣導事情發生後兩年內都可以申請理賠
這本該就是保險公司應該負擔的風險及責任
而不是造成民眾的負擔
到底什麼時候開始
台灣的保險人將保險變成一種賺錢的工具?
到底什麼時候
保險業者可以明目張膽的不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