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vincentsoon (羅漢果)》之銘言:
: 俄烏戰爭打那麼久
: 害全球物價上漲,全世界受害!
: 烏克蘭就割掉烏東給俄羅斯
: 簽和平協議,皆大歡喜!
: 烏克蘭總統好了啦!
: 割掉烏東少一塊又不會怎樣!
: 為何死不投降、害慘全世界?
: 有軍事專家出來說一下嗎?
因為要停止打仗比打勝仗更難.....
如果烏克蘭打得順風順水,澤輪司機說要停火和談,
那底下準備要和俄羅斯人拼生死報仇的烏克蘭人就會不爽。
如果俄羅斯打得順風順水,烏克蘭跳出來說要停火和談,
普丁也會直接不鳥他,繼續幹下去。
不管是為了在劣勢的戰局中撐住國家,還是為了激發進攻時的士氣,
各國經常使用民族主義、
激進主義、宗教聖戰的方式進行宣傳
而這時就能憑空產生對敵人的仇恨,讓士兵能為了復仇而產生極大的戰意,
即使戰爭遇到劣勢也不會士氣崩潰。
但是仇恨是非常難讓它消失,如果輕易停戰和談,對敵人的仇恨就會轉而向內爆發,
甚至爆發革命或內戰。
另一方面,如果俄羅斯被洗臉洗的太過分,他們為了國家威信,也不會輕易的停戰
所以最有“和談”經驗的法國,總統馬克宏才會出來說要留給普丁一些面子,
這樣如果近期就要和談,普丁也不較不會肚爛而拒絕。
在近代兩個交戰團體能順利停戰和談,多半是下面三種情況
一種是有更強的國家出來以武力震嚇調停。
像以前南斯拉夫內戰,兩邊怎麼談都無法停火,最後是北約出馬轟炸才炸到接受和談條件
另一種是雙方都打到死傷慘重,兩邊都厭倦戰爭而停火。像是衣索匹亞內戰。
但是這個過程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
第三種就是進攻方已經實質達成他們的戰略目標,滅不滅掉對方都無所謂
近代少數不符合這三種情況的,比較典型的是中越戰爭與中印戰爭。
因為那是因為那是毛與鄧用對外戰爭作為對內政爭的手段,戰略目標只是取得戰術勝利,
所以打了一點小勝仗就趕快撤退避免被打爆,然後拿著小勝仗的政績回去內鬥,
後面還讓出一些領土給對方,讓對方可以向他們的國民交代。
如果烏克蘭戰爭要現在結束,眼下的方法那就是西方國家檯面下強壓烏克蘭去和談,
不然光憑澤輪司機一個人要停戰,其他烏克蘭人也不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