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自助餐台女宅女,偶爾還是想去逛逛傳統市場(年紀到了?),但發現傳統市場根本是
戰場,那麼多塊肉擺在眼前,不知道哪個部位是哪裡,可以煮什麼,隔壁大媽已經挑好一塊
瘦肉叫老闆用絞肉,還要放點肥肉,我連跟著喊「我也要」的勇氣都沒有。
認食材也有困難,不是妳Google圖片跳出來,就可以輕易判別,肉的部位切下來,長得有點
像又不太像,這是什麼魚?什麼菜?什麼肉?老闆表示很煩。
詢價的時候,老闆常用每個人好像都知道的口吻說「@&?&”斤一百」,第一次沒聽懂還可以
「蛤?什麼」再問一遍,老闆重複兩三次露出的無奈感會自動讓人閉上嘴,反正就是XX斤多
少,要不要隨便妳。
目前順利攻略的攤位只有上面標好價格,一斤多少、一把菜多少、三把一百,這種菜攤水果
攤,還有切好的雞肉熟食,一盤盤有價格的,連殺價都不夠格啊我!
做菜至少還有食譜,Google一堆,買菜只剩超市賣場,傳統市場沒有交戰手冊,一定要師徒
制、跟著常去市場的婆媽阿嬤屁股才能手把手教學嗎?
小時候跟著老母去的次數也不算少,怎麼現在還是很嫩逼,太挫敗了!
還是這輩子就靠超市了?
反正疫情也不適合去傳統市場買菜順便感受人的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