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聯合
2.記者署名:
記者 許政榆、楊雅棠、王昭儀、修瑞瑩
3.完整新聞標題:
血清檢測排除老小 專家憂成效
4.完整新聞內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啟動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釐清Omicron於社區的隱
形傳播鏈,但專家指出,此調查排除長者及兒童青少年,成效堪慮。成功大學研究自然感
染、中症住院後一個月兒童,體內中和抗體僅有五分之一,「無敵星星」恐失效,籲指揮
中心先讓孩童檢測抗體,過低可提前接種疫苗,指揮中心回應將再了解數據。
血清抗體檢測有利掌握社區感染,因應國內去年五、六月Alpha及Delta疫情,指揮中心去
年八月底啟動捐血人血清調查,今年再次重啟調查,針對今年一至六月全國捐血中心的血
清存檔樣本,依照各縣市人口、性別、年齡比例進行分層隨機抽樣,預計抽樣三萬六千件
檢體。捐血民眾抽樣機率約百分之三到四,並以抗核蛋白N抗體作為檢測抽樣目標。
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認為,進行血清流行病學研究目的,除了解疾病盛行率外,最重要目的
在於提供政策上的參考,但使用血庫樣本收案最大問題,是排除掉十七歲以下兒童青少年
及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二大族群屬於最脆弱族群。
蘇益仁表示,調查應檢測二種抗體,接種疫苗後產生的S抗體以及自然感染的N抗體,才
能協助訂定未來疫苗追加劑要打在哪一個族群上,且血清流行病學研究,應以不同地區進
行全人口收案,否則「花那麼多錢卻沒有意義」。
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最重要任務是「救老小」,像理解多系統
發炎症候群(MIS-C)及長者感染重症、死亡等,調查應了解真實感染人數,才能在BA.4
、BA.5疫情侵台前,調整防疫對策。
羅一鈞表示,研究計畫為保護個資,檢驗結果不會個別通知捐血人,也不會回頭追蹤及疫
調,檔案會按程序銷毀、去辨識,保護隱私及個資。若捐血人不希望被抽樣,可於六月卅
日前致電一九二二退出計畫。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90/6394445
6.備註:
中央打算要做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釐清Omicron於社區的隱形傳播鏈。
只是排除最脆弱的老人和小孩....
嗯.....
看來調查成果大概是世界怎麼跟的上台灣。
完美防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