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
自由時報(轉LINE)
2.記者署名: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雲峰飛彈傳已進階到二型 更名「擎天極音速巡弋飛彈」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imgur.com/eyp5qX2.jpg
軍方內部近日盛傳,雲峰飛彈已進階發展到二型,性能接近極音速巡弋飛彈等級,外型像
是加大版的雄風三型飛彈。圖為海軍海鋒大隊發射雄三飛彈。(國防部提供)
由中科院研製的地對地巡弋飛彈「雲峰飛彈」目前已有少量部署,但軍方從未證實、公開
,也並未見諸公開報告與預算資料中。軍方內部近期傳出,雲峰飛彈已發展至「雲峰二型
飛彈」,由於性能接近極音速巡弋飛彈,將更名為「擎天極音速巡弋飛彈」,並將採取研
發戰備併行的模式進行。
將採取研發戰備併行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二○一八年三月曾發布報告推測,國軍不僅擁有
射程約六百公里的「雄二E」飛彈,亦有射程達兩千公里的「雲峰」巡弋飛彈,但我方未
證實相關訊息。
立法院長游錫堃今年六月演講提及,他當行政院長時,就知道雲峰飛彈可以打到北京,但
他不能說,現在雲峰飛彈已經量產,台灣具有攻擊北京的能力,中國要侵台前須先三思;
游後來改口澄清,雲峰飛彈的相關訊息是看媒體報導。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去年於立法院質詢時關切,我國「雲峰飛彈」射程是否有一千兩百公里
?現階段研發了沒?國防部長邱國正表示,對於性能「私下和委員報告」,研發與否「還
在努力」。
前雄三飛彈專案總工程師張誠昨受訪指出,他當年在中科院服務時,並未聽過「雲峰飛彈
」的名稱,但當時確實已有「擎天載具」,就是中科院研發衝壓引擎的專案,原先天弓二
型防空飛彈就是要使用衝壓引擎,但因故改為現在的構型,之後中科院持續進行衝壓引擎
的研發,微型化的衝壓引擎,就是用在「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上。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3NLB5mr?utm_source=lineshare
6.備註:
打很遠的話彈頭的威力夠嗎?
車載系統的車輛還是商務車改的嗎?
應該不會再出問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