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許麗珍/台北報導
缺電跳電|每年停電從2萬件變9千件有玄機 原來是台電「偷換概念」
台電近年來815、513、517、1212、303大停電事故不斷,至於千戶以上的小停電事件也頻
傳,隨著產業用電今年7月起大漲15%,業界紛紛要求台電提高供電品質,講白了就是「漲
電價後不要停電」。
《蘋果新聞網》調查發現,為了美化停電數字,台電放寛「平均每戶停電時間」(SAIDI
)為2分鐘以上才算停電,對於以秒計算損失的產業無異雪上加霜;此外815大停電後,台
電曾砸162.5億元展開5年「配電系統強韌計畫」,目標設定每年每戶減少停電6秒,今年
再針對303大停電提出的「強化電網千億預算計畫」,學者建議電網韌性改善有方法、技
術、程序,不能只是丟錢汰換硬體而已,建議除了軟硬體一起強化,也要做電力系統結構
、型式升級。
經濟部長王美花近日對外表示漲電價後,台電財務穩定才能改善電網韌性,之前更表示台
電去年停電次數,從過去每年2萬件,去年已減少為9000件,顯示台電停電改善大有成效
,但若深入了解,可發現其中有一些奧妙之處。
依據世界銀行電力取得報告調查資料,以平均每戶停電次數(SAIFI;全年停電次數/總
用戶數)及平均每戶停電時間(SAIDI;全年停電時間/總用戶數),作為各國供電可靠
度的評量指標,對照產業界要求的用電品質,也就是要求台電停電次數少、停電時間短。
根據《蘋果新聞網》調查發現,為了美化停電數字,台電近年來「偷換概念」,把「平均
每戶停電時間」從原來的1分鐘以上,放寬至2分鐘以上,也就是說停電時間在1分59秒內
不計入停電,這對以秒計算損失的產業界恐無法接受。
此外,統計台電自2017年的815大停電後至今,共提出5份大停電檢討改善報告,2份電網
相關加強計畫,2份計畫分別是815大停電後台電曾砸162.5億元展開5年「配電系統強韌計
畫」,以及針對303大停電後提出的「強化電網千億預算計畫」,2項計畫共砸1162.5億元
。不過外界質疑台電提出這麼多大停電改善報告、電網加強計畫,供電品質似乎仍未提升
。
以5年「配電系統強韌計畫」為例,當年815無預警大停電造成全台592萬戶停電,隔年5月
區域性停電頻傳引發缺電爭議,台電宣布投資162.5億元,展開5年「配電系統強韌計畫」
改善,目標設定每年每戶減少停電6秒,由於試算全台1400萬用電戶平均1年省下約6萬
1232元,162.5億還需26萬年才能還本,當時遭質疑改善效率過低。
今年303大停電至今,同樣區域性停電頻傳再引發降壓不穩爭議,台電則提出的「強化電
網千億預算計畫」改善範圍及強度均較過去的計畫強化許多,相關改善對策除了「強化人
員風險分析管控能力」、「電力設施運轉維護機制精進」外,更建議應採「強化電網韌性
設計」、「投入國家資源以加速提升電網韌性」,具體措施以「推動分散電網工程」為主
要方向,並經台電研擬10年內完成短中長期電網韌性建設計畫。
「推動分散電網工程」部分,「強化電網千億預算計畫」指出將由線路強韌及變電所強韌
做為出發點,再推廣至整體面向的系統韌性提升,可分為「現有主幹線擴充及強固工程」
、「電源直接供應用電中心」、「加速再生能源併網工程」、「樞紐變電所加強分群工程
」、「供電瓶頸區新建變電所工程」及「變電所改建屋內化工程」等6大面向進行;其中
可於2年內完成者如分散大型電源直供用電中心等工程;5 年內完成者如樞紐變電所加強
分群等工程;10年內完成者如供電瓶頸區新建變電所、強固現有主幹線及加速再生能源併
網等工程。
對此,台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兼任教授陳在相表示,電網韌性改善有方法、技術、程序
,建議軟硬體一起強化,包括標準作業流程SOP精進落實,從上到下的管理面風險意識等
,最重要的是做電力系統結構、型式升級,饋線從放射聯絡狀可升級為環路型甚至更高。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梁啟源則表示,台電現存的問題很大,發電端電力
不足的缺電問題之外,電網、輸配線路是另外一個風險,以後白天日尖峰、晚上夜尖峰,
夏季、非夏季都有可能停電。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20706/CE7C7967586DCA1CD91AE78C05
6.備註:
看來有跑最佳化才能件數直接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