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中時新聞網 旺報
2.記者署名:
吳泓勳
3.完整新聞標題:
國台辦發布8集「九二共識」微講座影片 增進認識核心意涵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mgur.com/gHHH5kV
大陸國台辦18日在官方微博「國台辦發布」上發布《「九二共識」系列微講座》影片首集
,由發言人馬曉光講述。(截自微博)
大陸國台辦18日在官方微博「國台辦發布」上發布《「九二共識」系列微講座》影片首集
,表示將以微講座的形式,分享8個有關「九二共識」話題,希望讓兩岸民眾進一步增進
對「九二共識」的了解,認識它的核心意涵。而第一集內容為「九二共識是如何達成的?
」由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講述。
首集影片中,馬曉光提及堅持「九二共識」 、反對「台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
治基礎。從民進黨2016年重新上台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否認兩岸同
屬一個中國的根本性質,拋出一系列否定「九二共識」的謬論。
馬曉光指出,在兩岸通過努力之下,1987年底隔絕38年的狀態被打破,民間交往迅速過大
,也延伸出需要透過兩岸協商的具體問題,並衝擊當時台灣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
三不」政策。
而到1990年台灣成立海基會,負責與大陸方面聯繫協商處理涉及公權力的兩岸事務,大陸
方面也於1991年成立海協會,以一個中國為基礎,被授權處理與海基會聯繫交往與商談。
雙方在1992年10月底在香港進行工作性商談,海協會提出5種堅持一個中國的表述方案,
海基會也拿出8種方案。
其中第8種、也就是口頭表述方案是,「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中,雙方
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含意、認知各有不同,並建議以口頭聲明方
式各自表述。」
馬曉光表示,香港商談之後,1992年11月16日海峽會正式致函海基會,重申同意各自以口
頭表述的方式,表明「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並表示努力謀求國家統一
,但在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意。
馬曉光表示,該函件內容中,也以附件的方式將海基會在香港提出的第8種表述方案附在
函後,作為雙方彼此接受的共識內容。隨後12月3日海基會回函,對此沒有表示異議。至
此雙方都認為經過協商達成共識,也就是後來被稱之的「九二共識」。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718001689-260409?chdtv
6.備註: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