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林智堅論文門變醜聞!綠營跳腳迫蘇宏達退

作者: TohnoShiki (=ω=.)   2022-07-27 00:07:17
「自由的思想,獨立的精神」是民初時期即建立的大學精氣神礎石,
不論是我們熟悉的北大、清華,或是私人興學的復旦,皆是如此。
大學之所以為大學,其意義不是在於華麗象牙塔建築,而是可以海納百川的學術殿堂,
可以發揮它的包容度,予各種不同思想、主義的大師齊聚一堂,在「相容並包,思想自
由」之氛圍下,彼此學說論述激盪融會,奔騰澎湃以致之。
甫擺脫帝制,邁向共和的中國社會能有此成就,除了像蔡元培這樣的學者振臂高呼外,
背景各異、專業互殊的學者們,能夠彼此包容尊重,更是陶鑄如此風氣的原因之一。
然而在百餘年後的台灣,有群別有居心的人,其圖謀的政治利益不知何其龐大,
於欠缺明確迴避事由之情況下,大言不慚地要求院長需要迴避。
甚至煞有其事地拿出行政程序法等法規,痛批不迴避就是違法,然而其事由居然是
「蘇曾經批判政府政策」、「參加在野黨的活動」、「未審先判認定醜聞」等事蹟。
我們無從得知這些聲援的知識分子、專家學者或政要人物,他們的學位純度或專業
程度為何,然而他們有意或無意犯了一個先驗上的錯誤,那就是認為僅憑蘇一人即
可在審查委員會中一手遮天,主導議事進行及審查結果。
委員會之組成,係以委員票數平等、多數決議之「合議式」組織進行討論(但本次委
員會之表決採2/3多數決),不是主席一人就可以決定所有事務,主席只是個行政職,
其所享有的權力與其他委員並無二致。
蘇的角色就是依照「國立台灣大學博、碩士學位論文違反學術倫理案件處理要點」之
規定,擔任審查會召集人及會議主席。
他負責之工作,就是聘請願意擔任委員的教授,出席參與審查論文爭議,就算蘇真的
與塔綠班有仇,他也只有一票,無法左右與會委員的意向或者投票成敗。
畢竟先前都一度傳出沒有教授願意擔任委員,他自己去找委員的可能性較低、如此形
成的可信度也無法取信多數民眾,可以合理假設這些委員可以本於專業和學術良知,
進行爭議論文審查。
此外,讓我們仔細審究抄跑團隊主張的前揭事由,我們還是很難得知,到底這樣的主張
有什麼正當性。
其一:一個享有言論自由的民主社會,市井小民在不違反法度之前提下,皆能暢所欲言針
砭時政,更何況是身處台灣第一學府的教授?然而過去政府針對他超出追溯期的言
論,利用情治單位查水表的作為,是否要先檢討自身合法與正當性?
第二:政黨辦理活動邀請專家學者,諮詢意見已收集思廣益之效,或為其政策背書增加說
服力,洵乃當代政黨政治運作之常態。若要細究每位教授參與的活動,能滿足特定
政治勢力需求的人選,除了死忠鐵桿的以外,怕是只能訂做或自行加冕。
再者:醜聞這個名詞本身並沒有去針對任何人,因為人的部分是要拿到審查會討論,才能
認定「人」之責任歸屬。惟「醜聞」一詞其本身指的是這次在台大發生一件負面事
件亟需澄清,不論是誰抄襲誰的論文、教授在抄襲過程中是否介入,或是教授為何
給予抄襲者學位,這些都是給予社會負面觀感的事實,用「醜聞」來描述,難認並
非允洽。
縱使大學教授有其政治偏好或立場,甚至加入政黨、擔任黨職,
但此類影響到校譽、學術倫理的爭議,如要增強公信力、避免落人口實,
委員會成員產生之過程自會將彼等因素一併納入考量,儘量保持公正及專業,以昭公信。
至於為什麼抄跑團隊會想要將學術倫理審查,透過政治口水及府院黨帶風向轉往政治鬥爭
發展,佛系男彌勒佛亞種如我,大致上想到以下幾種可能:
一、將召集人更換為自己能接受的人選
依照召集人及主席產生之遞補順序,蘇之後的下一順位將會是曾任政府官員的教務長
丁詩同(2014年3月~2019年1月間,擔任行政院科技會報副執行秘書),來主導後續
議事進行及審查過程,和治痛丹都是民進黨政府的政務官。
然而審查委員早已找齊、委員會已成立,這樣的做法發揮的實質作用可能有限。
二、政治護航取代學術專業認定
政治打手拿一些似是而非、標題聳動的事由,鬥臭抹黑法定召集人,進而煽動社會大
眾質疑審議結果的適法性與妥當性。
此後,可以一方面借題發揮,批評台大審查委員會組成未遵守迴避規定,組織上難認
適法、審查委員早已有先入為主的心證,毫不公正;一方面可以針對審查結果提起訴
訟,對外宣布「交由司法證明清白與學歷」,這樣一來選前都不會有結果,打爛仗的
目的就達成了。(結果還真的申請迴避了......)
三、創造寒蟬效應
依法產生的委員會主席都可以因政治壓力更動,與會委員更可能因此而惶恐不安。
姑且不論是否又會被情治機關請去泡茶,之前嚴重侵害大學自治的「拔管案」,別忘
了當年讓管爺演出「三殺」的教育部都還沒動手,天曉得以後會不會被秋後算帳。
若主事者因政治壓力無法繼續參與,我們又要如何期待其餘委員能免於政治壓迫的恐
懼,發揮身為學者的良知、挺直脊梁骨,為了學術倫理及學府校譽,勇敢對抗當權者
,而非為了經費與自身安危仰人鼻息?
我們無法期待每位教授都有里見脩二那般的勇氣,但我們更怕的是學術殿堂充斥著財
前五郎般,空有專業能力卻缺乏道德倫常,淪為為利益服務的鷹犬走狗。
這次的爭議,我們難得看到嫌犯和他的辯護律師,拿著脆弱不堪的主張,
大張旗鼓地要求更換審判法官。
儘管歹戲拖鵬以「法官不語」回擊,然而若將審查委員會以法庭比擬,
擔任主席的蘇院長之角色等同審判長,而案件的審理本來就是由他負責對外發言,
並無不妥。
豈能因「一朝批評施政,萬身皆罪責」,以顯微鏡嚴苛檢視審查委員過往言行,
難不成以後吾人欲批評施政,只能「腹誹」為之?
在蔡元培時期的北大,可以看到主張全盤西化的胡適,也有追求共產主義的老司機(無誤)
陳獨秀,甚至還有拖著辮子嚷嚷著復辟的辜鴻銘。
蔡元培當年犧牲甚鉅,方使主張各學術大師、逸才、怪傑在此碰撞,至今仍為後人津津樂
道,以為佳話。
若今日政治黑手不斷介入打壓,當學校中只容許一種聲音、只允許學者成為順民,
充斥著犬儒與無恥投機主義者,這樣的大學還能稱之為「大」學嗎?
為人師表的大學教授,應該是識見卓犖、風骨傲然的學者,
又或者是面對政治壓力時,充分展現人性中固有的懦弱和卑微,
既做不到振臂高呼,亦無法筆為旗、搦管為檄。
而是與內心的懦弱卑微的抗爭中下跪,出賣學者尊嚴和思想獨立。
這樣的台灣,還談什麼學術?還談什麼學術自由?
過去的威權獨裁政權,可以讓四大毒草在第一學府「妖言惑眾」,
號稱民主自由的台灣,政府卻懼怕批評時政的蘇教授,豈不怪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