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貴,在台北年輕人買不起房,一千萬預算也只能住40、50年的老公寓,就算能貸款30年,也是預支未來30年的利息,犧牲生活品質。
車價貴,國產車也不便宜,那政府補貼到底是嘉惠於民還是愚民?
今年的快篩貴、雞蛋貴、牛奶貴,通通推給通膨嗎?看看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它們上述物價,再看看他們的所得!
快篩不是天天用,但雞蛋、牛奶是很多人每天的必需品,結果事實證明台灣不是缺快篩、缺雞蛋、缺牛奶,而是缺相對便宜的快篩、雞蛋、牛奶。
那到底是誰拿走這些利潤,透支大家的未來?是源頭的生產者?還是通路?或是其他原因?
有沒有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