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其實除了調整池式的水力發電廠
像是日月潭、德基等發電廠外
其他機組大多都在兩萬千瓦以下
這些在界定中都是屬於小水力機組
也就是說台灣的小水力機組其實不少
如果你去找水利署的文宣
你會發現他們舉的機組例子
很多在台灣都已經可以列為古蹟了
現在台灣也是盡可能再找這種可以做小水力電廠的地方
畢竟這也是小英牌綠能的一部分
台灣民間自己能做
也就是靠渠道等流速穩定的地方
開發出來的小水力
大多應該都是這種玩意吧
https://i.imgur.com/sR5NIU4.jpg
像是上面這種水車玩意
容量的大概1KW吧
這玩意發電是很穩定,有水就能發
或許可以作為水邊田地的用電使用啦
但這發電量幾乎可以當作沒有就是了
除非一次設幾千個
瀑布型的我不清楚,但肯定不如壓力鋼管
能夠拿來算的川流水力,還是得靠壓力鋼管式的
根據台灣“理想”的小水力全部潛力計算
台灣一年的小水力“理想上”可以擠出2000億度以上
我不知道這是怎麼算的
可能只單純算台灣全部河流的高低差與水量吧
就像一天照在地球的總太陽能量可以讓全球使用20多年一樣
但你現在能擷取到的太陽能就是微乎其微
我為什麼會怕“理想”這個名詞,原因就在這裡
有了理想做背書,接著他們怎麼搞都有理由
我們說不夠他們就會當作唱衰
台灣一直以來都在努力的去找這樣的電力來源
這計畫其實也已經好一陣子了
小水力發出來的電也是綠能
不過以2025年的目標來看
台灣慣常水力目標容量為2.15GW
以25%容量因數計算大概47億度吧
占台灣總用電量越2%弱
所以還是老話一句,我不反對開發這些綠能
但時間真的太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