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Nagasumi (永澄拳四郎)
2022-08-19 10:32:35首先,一般人不用對自己投什麼票道歉
再來,兩次的總統大選
一次換柱,一次韓導
國民黨能贏那才有鬼
民進黨前兩次總統大選能贏
有相當的原因是最大在野黨國民黨自己自爆的關係
從上一次的地方選舉國民黨算是打了勝仗的結果可以看到
人民也不是沒看到民進黨的問題
依照台灣的政治風氣,依然還是非藍即綠
除了台北市外,基本上是國民黨輸就等於民進黨贏
所以如果你說票投民進黨該道歉的話
那國民黨可能也該道歉了吧
當然同樣的話也能反過來用在智堅身上就是了
至於上次的公投案
萊豬案可以看出民進黨的選舉能力真的很強
雖然公投結果是沒什麼好說的
但過去反對萊豬的民進黨眾立委
幾乎沒有出來解釋自己為什麼轉換立場
這等於是給他們逃避了政治責任
而且進萊豬到底有什麼好處
到現在都還沒看到個影子
違背過去的立場而且沒有確實承諾的公投案
居然還能讓執政黨拼到翻盤
這就只可能是靠強大的選舉手法做到的了
如果民進黨認為只要掌握選舉就可以執政的話
那麼之後民進黨的全部要員
將大多都是文官能力未知的選舉猛將
如果是地方政府首長這種主要需要人脈與形象;
或者是兩岸事務這種民進黨最積極的領域,
那或許還可以
但任用作為其他的政務要職
是會有很大的問題的
他們可能只會做顯眼的事
基本的事可能會放置不管
政策支票會過度華麗誇大不實
而且會選擇性對選民隱瞞資訊
眼中只有選民的票
沒有把基層單位放在眼裡
沒有專業不是問題,但沒有專業卻想影響專業那問題就很大了
如果整個政府內部腦子裡都在想下一次要怎麼選
那很多對國家重要的事情可能會被放著不管
比方說法國馬克宏增能源稅收結果造成法國暴動
這些不得選票,但對國家來說卻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如果政府都不做,或者是敷衍,那就會讓國家承受相當大的苦果
台灣目前最明顯的就是缺電
為了選票不敢設立電廠也不敢管控用電量
結果就是未來幾年的電廠不足
想要廢核,但卻完全沒有做廢核的準備
人家建議也都不聽,還說我們唱衰這種選舉性的語言
那失敗真的只是剛好而已
民進黨過於注重選舉能力的副作用
也在小英第二屆完全顯露出來了
像是林智堅急急忙忙地在新竹球場舉辦比賽
就是腦中只有選舉卻造成損失的最好的例子
你就想想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更大的建設會怎麼樣
這股風氣我認為是亟需抵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