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員山子分洪道算是偉大工程嗎?

作者: blueskybird (曉昀)   2022-09-08 23:33:01
原文恕刪
員山子是否偉大,我不確定
但時間的過去會告訴後人這個工程的必要性與意義
以及投資是否值得
身為一個土木工程師
員山子相關的計畫我有參與
應該能夠跟大家介紹一點
也希望大家能夠多了解一點這個重要的工程
員山子是台灣第一個也是至今唯一一個大型分洪工程
每年的外賓、專家參訪我國重要水利建設
必然會帶他們到員山子參觀
也正是因為疫情,外賓跟民眾都不容易到場參訪
水利署第十河川局去年幫員山子做了一個數位保存的計畫
也就是員山子分洪VR導覽網站:
https://irmp.wra10.gov.tw/vr/
(進入後等待意象動畫,點左下進水口或右上出水口,選國旗進入)
這個網站包含幾個部分
充分的介紹了員山子分洪工程:
1.現場的環景展示(包含中英日介紹)
 -透過空拍環景、地面環景介紹整個所有設施
 -虛實整合了去年烟花颱風的分洪畫面
 -介紹各工程的設計、用途、尺寸標註
 -很多外賓民眾無法到達的地方也有拍環景哦!
  https://i.imgur.com/wRrqQGY.png
  左側的導覽Bar跟圖面上的地標icon都能點,切換環景點位
  導覽Bar所列出的,是最值得一覽的視角,有工程完整說明
  其他視角屬於輔助導覽用途
  白色圓圈是目前即時現場的CCTV,可以觀看
  所以如果颱風來也可以偷看一下現場狀況
  https://i.imgur.com/XZXniAF.png
  有tag標籤的可以點選,看到工程元件的介紹或工程的尺寸
  甚至附上了當初的設計圖,從規劃設計到完工,都能身歷其境
  
  https://i.imgur.com/evkE8vX.png
  點選虛實整合,可以看到歷史分洪的樣貌(烟花颱風)
  進水口上方是整合的最接近環景視角的
  
  特別推薦各位的視角:側流堰上方、出水口內部等
  都是比較難有機會一窺的位置跟角度~
===
2.員山子的3D模型(包含中英日介紹)
 -在地面下的工程看不見,所以用3D模型展示出來
 -直接看到入流口、隧道、出流口的內部結構
 -結構模型還能拆開,說明設計的用意
 -最重要的是介紹了操作運轉的方式
  https://i.imgur.com/2KhFWIg.png
  模型可以檢視工程的項目,也可以跳轉到環景那邊
  左下區域:可以點選剖開模型,看到透視的內部工程樣貌
  右下區域:可以點運轉規則,看到如何分洪
  https://i.imgur.com/fOO0tgg.png
  注意看,分洪開始之後,閘門會關起來的細節也有!
  靜水池是為了避免泥沙進入隧道,長期會破壞隧道的結構體
  第四階段就會打開,把淨水池內淤積沙排出
  達成一個循環~~
  https://i.imgur.com/7nOrf2S.png
  https://i.imgur.com/kxcfrO5.png
  https://i.imgur.com/PLkAuIH.png
  特別推薦給大家透視圖,還能剖面切開
  可以看出從旁邊經過完全看不出的內部結構
  
===
3.員山子時光迴廊 https://tinyurl.com/bddv3wmw
 -除了環景跟3D模型屬於現況,時光迴廊介紹這個工程的歷史
 -照片紀錄從規劃到興建等等沿革
 -歷經三次完工前就投入分洪的珍貴史料
========分隔線========
除了宣傳這個網站讓更多民眾知道以外
這邊說說員山子幾個特殊之處:
1.員山子分洪不需要任何人為跟機具操作其實就能分洪
 雖有閘門,但不開關也會分洪,只差在分洪量體
 分洪後閘門打開還能排砂,超級方便的設計
2.分洪堰中間的"導流墩"設計是後來日本專家來的時候看一看加上去的
 因為一開始分洪堰區域分洪時似乎有紊流,水流不穩定(?,加上就穩定了
 真的是水利工程之神奇
3.很多參觀過的人都想坐漂漂河...
 全長只有兩公里,管理單位(十河局)經常要走進去巡視
 隧道裡面有滿多蟹、蛇、蝙蝠等等
4.工程300多億,但如果是用下游堤防加高,要3,000億
 以目前看,等於只花1/10就達到同等效果
 經過歷年事件都有充分體現這個投資
以下微八卦
5.工程還沒完工,就遇上2004/09/11豪雨、納坦颱風、南瑪都颱風
 中央下令啟動分洪,拯救了汐止、瑞芳等地
 但工程被破壞很嚴重(時光迴廊裡面有完整說明)
 而且必須賠廠商一屁股,因為機具/工程材料損失很大
 相關基層承辦人還要揹一些責任跟鍋,滿慘的
 絕口不提這些事,近年還在水利署內服務的人只有個位數
6.現在的管理人員(員山子分洪管理中心王主任)又帥又親切
 談到這工程滿是熱忱
 訪談在這
 https://youtu.be/5HV07QpWAWI
7.補個更微的八卦
 時光迴廊封面的影片是我跟我前同事(Q_Q)拍的
 僅以這篇文獻給我的前同事,謝謝他的付出
========懶人包========
員山子偉不偉大,留給後人定義
但以目前完工至今的表現,算效益值得了
至於這些數位化的資產
就是希望介紹給國人更詳細的工程資料
並且能夠完整把現場肉眼看不見的部份也講清楚
希望大家也能更了解臺灣的驕傲
未來各位若能親身前往,也能給自己的家人朋友
甚至是國際友人(有英文跟日文版哦!)
介紹很多不知道的工程冷知識
我自己是走過時都帶一份崇敬之心
感謝有前人規劃、設計做出這樣有幫助、有效益的工程
介紹給各位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