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專家:羨慕中國經濟?事實上「國王沒穿衣

作者: sunbysea (忠言逆耳良藥苦口)   2022-09-12 18:22:08
1.媒體來源:
大紀元
2.記者署名:
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專家:羨慕中國經濟?事實上「國王沒穿衣服」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imgur.com/4SYHCI8.jpg
圖為恆大在北京的住宅區。(Noel Celis/AFP)
【大紀元2022年09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中國經濟的美好假相正在被戳
破。美國智庫研究員表示,外界對中共經濟政策制定者一直有種虛幻的羨慕之情,但事實
上「國王沒有穿衣服」。
「市場觀察」(Market Watch)網站週六(9月10日)刊文,從中國增長奇蹟的結束、房
地產泡沫以及COVID-19清零政策等多個角度介紹了中國經濟存在的嚴重問題。
中國增長奇蹟的結束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和歐洲經濟受到重創,金融部門破產、房地產價格下跌和失業
率上升,整個社會和經濟都處於緊張運轉狀態,消費需求更是被削弱。
但中國似乎沒有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從中共官方的數據看,從2008年到2011年保持每年
近10%的快速增長。其中,地方政府以大量借貸資助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在5750億美
元的財政刺激計劃(相當於當時中國GDP的13%)的推動下,藉助政府消費投入基礎設施項
目,並鼓勵向房地產行業提供便利貸款。
中國經濟一度進入令人垂涎的快速增長時期,但是浮華背後隱藏的是危機。
到現在,那條路已經走到頭,北京沒有辦法再對道路、橋梁和其它基礎設施進行有效的投
資。
報導說,「重新平衡中國經濟的做法,從以投資為主導轉向以國內消費支出為主導,遇到
了政治上的反對,因為現有模式的既得利益集團阻止了必要的改革。」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高級研究員、亞洲經濟專家傑里米·馬克(Jeremy Mark)說:「
西方對中國(中共)政策制定者的超級能力一直有某種羨慕之情,但(其實)國王沒有穿
衣服。」
「政治優先事項是理解中國共產黨所做決定的核心。在經濟政策制定中,政治已經優先於
其它考慮。」他補充說。
中共第二十次黨代會將從10月16日開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很可能將贏得一個開創性的第
三個五年任期。
就連堅定的中國經濟樂觀派大佬、前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也在《評論彙編》(Project Syndicate)上撰文說,他對中國經濟陷入了深刻懷
疑,「我最大的錯誤是把習近平思想的後果設置到最低」。
「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的新時代更多的是關於共產黨至高無上的地位,同時強調權力
、控制和對經濟的意識形態約束。」現任耶魯大學教授的羅奇寫道。「有充分理由相信,
中國的增長犧牲才剛剛開始。」
接近破滅的房地產泡沫
房地產泡沫在經濟史上出現過多次,只是中國房地產形成的肇因不同。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告訴「市場觀察」
,北京當初為試圖刺激經濟活動,以達到不可持續的高GDP增長目標,為房地產行業提供
寬鬆的信貸,這些過去的刺激政策正演變為現在的根本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開發商都是預售尚未建成的房屋,用買家的首付款跟銀行貸款,然後
再利用這些資金購買更多土地,而不是快速完成承諾的房屋。
在認識到房地產泡沫,以及助長其通貨膨脹的債務增長已成為一個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後
,北京2020年劃定房地產市場的「三條紅線」(即對借貸的新限制政策),大大限制了房
地產開發的信貸渠道,這使得開發商無法通過借貸來掩蓋現金短缺,導致一些開發商無法
完成購房者已經支付的項目。
像中國恆大集團這樣的大型房地產開發商也疲於履行對購房者和貸款人的承諾,房地產行
業的壓力嚴重打擊了投機者,8月份中國的房地產價格已經是連續11個月下降了。
前美國財政部官員、外交關係委員會研究員布拉德‧塞斯特(Brad Setser)在接受「市
場觀察」採訪時表示,中國房地產危機中的麻煩不太可能蔓延到金融系統,因為金融系統
屬於國有,北京過去也已經表現出對銀行進行資本重組之意。
但是,鑒於房地產開發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即使沒有發生金融危機,房地產泡沫破裂也
可能對中國經濟構成嚴重的逆風。
「房地產投資在中國經濟中的份額比在美國大得多,」塞斯特提醒說。有研究表明,中國
家庭有70%的儲蓄都壓在房地產中。
積重難返 當局想矇混過關難
據彭博社首席經濟學家歐樂鷹(Tom Orlik)的估計,中國未完工房產的抵押貸款價值約
2300億美元,占該國GDP的1.4%。照這個速度推算,到2024年未完工房產的抵押貸款價值
將上升到6320億美元,占GDP的4%之多。
已經有更多貸款買房者抵制還貸,他們不願意為開發商停止施工的未完工房屋支付抵押貸
款。
美國智庫Macro Polo負責中國經濟研究的宋厚澤表示,因為官方在努力壓制這些抵制還貸
活動的信息,現在很難知道這些抗議活動的範圍有多大。
北京最近宣布向有問題的開發商提供290億美元的貸款,但是這個規模可能不足以解決問
題。
宋厚澤補充說,中共當局處於一個兩難境地,因為他們既想穩定房地產行業,又不想發出
這樣的信號:若私企承受風險太大,政府會進行救助。
他說,當局目前的刺激計劃僅僅是想要「矇混過關」,但這種不確定性和不斷下滑的房地
產問題將繼續影響消費者和企業的信心以及經濟增長。
大西洋理事會亞洲安全倡議的高級研究員德克斯特‧羅伯茨(Dexter Roberts)在「The
China Project」網站撰文說,只要中國消費者因清零政策擔心他們被鎖在家裡,同時看
著他們的房子一直貶值,他們就會繼續坐那兒,不要消費。
根據成都西南財經大學的研究,在中國,住房價值每增加10%,該國的整體消費就會增加
約3%,反之亦然。
嚴苛的清零政策壓制消費
中國另一個不利因素是嚴苛的COVID-19清零政策,不確定地出現對主要城市的封城,停止
絕大多數的生產活動,將居民封閉在家中,頻繁接受核酸測試。
羅伯茨說,可以肯定住在封城區域的人,跟其他擔心同樣情況會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中國人
一樣,都沒有心情花錢,即使他們有機會出門去消費。
經濟研究機構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分析師埃爾南‧崔(Ernan Cui)8月份
發給客戶的報告中說:「只要清零政策仍然存在,消費者將繼續面臨COVID限制措施反覆
帶來的許多不確定性。」
《華爾街日報》8月的社論文章說,中國經濟的現狀是中共高層政策造成的後果。在習近
平的動態清零政策下,不可預測的大面積封鎖繼續席捲全國各地,導致消費者信心和生產
活動出現波動。
此外,中共侵蝕香港民主以及在新疆的種族滅絕政策令國際社會不齒。
皮尤和歐亞集團最近的民意調查都顯示,全球越來越多的人對中共持負面看法,從印度到
尼日利亞和巴西等國的受訪者都表示,他們更喜歡美國扮演領導超級大國的角色、而不是
中共治下的中國。
責任編輯:李緣 #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2/9/10/n13821927.htm
6.備註:
美國智庫研究員講話還真是一針見血:事實上「國王沒穿衣服」
但我覺得事情演變成這樣不能把錯都算在加速師一個人頭上
如果中共體制內的權力有互相制衡的機制,如果中共治理下有公正的法治,人民可以透過
法律反制掌權者獨斷踐踏人權的行為
那現在中國的情況應該也不是如此,所以真正沒穿衣服的應該是中共及其體制
中國不拋棄中共及其體制,換一個領導人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