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台灣人去日本體力484都會變好?

作者: orzmaster (哈榭爾)   2022-09-24 11:12:19
※ 引述《cokecolatw (cola)》之銘言:
: ※ 引述《ahw12000 (醜陋大總統)》之銘言:
: : 就是自由行啦
: : 以前聽人家說自由行都一天走幾萬步 還是幾十公里 忘記數字惹
: : 都會看到有人貼手機APP截圖來證明
: : 記得有人嘲諷說 台灣人在家 去巷口買麵倒垃圾都要騎機車
: : 可是在日本 每個都變得很勇猛
: : 各各能行軍一日百里 十里山路不換肩
: : 走得再累 晚上只要貼一片休足時間 隔天照樣乒乓叫
: : 台灣人去日本體力484都會變好?
: : 你最高紀錄去日本走了幾萬步?
: : 有沒有這方面的八卦?
: : 宏傑來 你講看麥
: 這是京都隨便一條道路
: https://imgur.com/LTO9yVQ.jpg
: 這是自稱小京都的台南隨便一條道路
: https://imgur.com/lkLZB0D.jpg
: 台灣人如果沒注意的話
: 可能到了日本只想著
: 「如果沒租車,就搭大眾運輸再步行到目的地吧」
: 然後自然而然地出了地鐵或機場後就開始步行「在人行道上」
: https://imgur.com/O3Kv9wi.jpg
: https://imgur.com/6tM0DRz.jpg
: 我不知道有多少台灣人意識到
: 台灣的交通基礎建設 - 人行道極度缺乏
: 不是寬度或平整之類的問題,是「缺乏」
: 就是根本就沒有,你行人就跟車子走在馬路上
: 年輕時就習慣走在車道外側
: 即使推著嬰兒車什麼的也是走在外側
: 遇到違停什麼的只能再往車道內繞過去
: 直到你老了,但你每天還是有移動需求
: 坐輪椅或電動代步車在車道外側卻被譏諷為三寶
: 但就是沒有人行道可以讓你安心地步行
: 這裡的人行道不是指騎樓喔
: 騎樓是屬於私人產權
: 全世界沒有人把私人產權當公共道路在規劃的
: https://imgur.com/9hOhnLD.jpg
: 人行道就是人行道,什麼綠色鋪面那些都是垃圾
: 必須是墊高或是有護欄或路緣石阻隔,不會輕易被汽機車侵入才是人行道
: 但台灣就是沒有,放眼望去幾乎每個縣市都缺乏
: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台灣人習慣把汽機車當輪椅在使用
: 因為「行走」的需求沒有基礎設施「人行道」來滿足
: 人民自然不會選擇高風險的方式移動
: 反觀日本,這幾十年來不只縮限車道
: 更是擴大人行道與自行車道的範圍
: https://imgur.com/GiPjtE3.jpg
: https://imgur.com/pvoZYRa.jpg
: https://imgur.com/CXVjCR5.jpg
: https://imgur.com/EVsjUxU.jpg
: https://imgur.com/BmjpX7b.jpg
: https://imgur.com/FAUeXCd.jpg
: 學習歐洲將人行道擴大並做出特許空間
: 增加商業活動範圍並帶來經濟效益
: https://imgur.com/6P9dgJY.jpg
: https://imgur.com/qg5sgS5.jpg
: https://imgur.com/UOZVkkR.jpg
: 人行道拓寬也會帶來更多人流,相對也會帶來金流
: https://imgur.com/Buqgcnr.jpg
: 把轉角路緣凸出,減少行人過馬路的距離並防止車輛切西瓜
: https://imgur.com/WT5Nzdw.jpg
: https://imgur.com/KzF8NzK.jpg
: 然後台灣是議員不知道什麼是路緣凸出設計
: 還要求市政府把正確的規劃敲掉
: https://imgur.com/WTehIJn.jpg
: 這就是華國垃圾政府弄出來的「人行道」
: https://imgur.com/ef7bBbI.jpg
: https://imgur.com/zOpN2Be.jpg
: https://imgur.com/I1GnWS6.jpg
: https://imgur.com/AFdrSGA.jpg
: https://imgur.com/16LY5Ln.jpg
: https://imgur.com/wV4RONP.jpg
: https://imgur.com/r9nZgdj.jpg
: https://imgur.com/1gdwTlA.jpg
: https://imgur.com/cHGmmuf.jpg
: 或是根本就沒有人行道
: https://imgur.com/Xttjfcd.jpg
: https://imgur.com/F8wahI9.jpg
: 不然就是人行道被拿來停車
: https://imgur.com/qOMJRcx.jpg
: 不然就是覺得人行道hen危險(???)要敲掉
: 「屏東市最危險道路 民生路人行道今動工挖除」
: https://reurl.cc/kEbLyr
: 台日國情不同、民代水準雲泥之別
: https://imgur.com/qHsa13P.jpg
: 日本人 : 蛤?人行道不是應該長這樣?
: https://imgur.com/3Y5kjbF.jpg
: 對比之下台灣真的廢到笑
: https://imgur.com/cQjNqjs.jpg
: https://imgur.com/sGY1ihP.jpg
: 我們的民代與人民水準還停留在「拓寬、拓寬、再拓寬」
: 先進國家知道你把車道拓寬,只會引來更多的車輛
: 然後開始有停車空間不足、違停、事故變多的問題
: 所以當日本在縮減車道、擴增人行道增加人流與商機時
: 你台灣卻連最基本的人行道都沒有,整天只想拓寬車道
: 但每個人騎車開車最後還是得下車走路,卻沒有人行道可以安心使用
: 到最後當然是把汽機車當輪椅,到目的地就隨便違停
: 久而久之人民當然不肯走路啊。
: 補充一下,台灣特有的學生接送文化
: 也是因為缺乏人行道所致
: 日本有學校的地方
: 周遭範圍內的大馬路一定會有通學路人行道
: 反觀台灣什麼都沒有
: 家長不放心,擔心孩子走在路上被車撞
: 然後全部一股腦地開車接送小孩
: 把校門口附近的路違停堵死
: 再來批評孩子放學回家走路好危險吶
: 殊不知自己就是造成危險的原因之一
: 笑死。
https://home.gamer.com.tw/artwork.php?sn=5468699
血河車
哈榭爾/2022-05-25/07:51:53
台灣的交通運輸管理政策,長期下來,不管怎麼演變,都環繞兩個主要核心打轉,一個是
賣車,另一個是有效卸責。
台灣的交通很亂,主要的第一項原因是受到『產業政策』嚴重扭曲的結果,主要目的在於
扶植與保護車輛產業,所以要讓車輛銷售量的極大化。為了讓產品銷售量極大化,所以大
眾交通網亂做或放生,所以考照成本低、用車成本低、違規成本低,所以不管二輪還是四
輪,台灣的動力車輛銷售量可以維持在飽和的程度;而四輪的價格本身高於二輪,所以為
了環境有利四輪銷售,封鎖二輪高速公路權(當然在WTO平台一直被抱怨這是非關稅貿易
障礙,但政府很努力晃點世界各國)也鎖掉二輪正常行駛道路的權利,將二輪定義為短程
代步工具,把道路空間讓給四輪,這樣銷售量才能有效增加。
二輪定義為短程代步工具而非交通工具,所以要自由自在的跨區移動,就要買台四輪或租
借四輪,所以對重機會各種刁。因為將二輪定義為短程代步工具,所以管理手段直接套用
自行車的管理方案,於是推出了汽機車分流管理政策,因為本身是異端邪說,所以會有各
式各樣的矛盾與BUG,所以海外旅客到台灣會產生各種強烈不適應。
因為對機車強硬地採取自行車的管理方式,所以手段上要把機車趕出車道,所以除了內側
車道禁行機車以外,另外劃設機車優先道/專用道,沒分車道也要求機車騎士靠右,再透
過插牌給予駕駛指示:機慢車靠右行駛,於是認知作戰完成惹。即使多車道整條路沒車,
台灣的機車騎士也有很大一部份騎在路肩,或是大型車輛駕駛已經在外側車道完成卡位,
機車騎士還是從路肩刷過去,靠外側行駛已經成為基本認知,切西瓜式左轉的普遍化也是
這樣延伸出來。
因為對機車採用自行車的管理方式,所以內側車道禁行機車,因為內側車道禁行機車,所
以騎乘機車的時候,無法以內側車道直接左轉的方式滿足左轉需求,所以產生了機車無法
左轉的BUG,為了讓這個BUG解套,所以把機車左轉拆解成兩次直走,當然,對外說辭:一
切都是為了交通安全,然後就把工作混過去了。而最近幾年,二段式左轉的機車待轉格不
夠用了,又要鞏固交通政策怎麼辦?藍色左轉車道出現了,這項設計強化了機車應該靠外
側行駛的認知。
那麼,按照政府的『交通安全駕駛宣導』機車靠右行駛會發生甚麼事情?會被路邊停車開
門或起步收掉/被左邊的直行或右轉車收掉/被左右夾擊收掉。
有些人認為機車騎士都亂鑽,那就不要鑽車縫嘛,好喔,你會看到超長的車流喔。這樣的
爭論有安全有效率的妥協點,術語是Lane filtering或Lane Splitting,在停滯車流中鑽
車縫就好啦,台灣的道路普遍有紅燈機車停等區嘛,政府支持就拿來用嘛,至於全部都亂
畫而且沒有講怎麼用,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所有車道合併在為大型停等區)。那主要造成
致命的主要原因是甚麼?還是機慢車靠右行駛,在隔壁的同向外側駕駛,對四輪而言,雖
然不至於說是死角,但要消耗的注意力會比較高,理所當然拉高事故機率。
除了特別針對二輪的部分,其他二輪與四輪共同享有的陷阱,左轉、停車與超速陷阱。中
華民國政府所有單位的工作原則很簡單,要保持對民眾的威信,出包要推、拖、閃、躲、
飄,交通事故多不是我交通3E(工程、教育、執法)甚至立法擺爛沒做好,而是你各位都不
守規矩。在這樣的前提下。以超速陷阱的例子來說,拓寬道路,然後降低限速,就可以等
收錢惹,像是一條路上民眾普遍開80kph通過,然後當局設50kph,然後民眾罰單吃多了,
就可以透過輿論強調哪邊的測速業績幾千萬,最好再穿插一年不知道有沒有出現過一次的
離群數據,嚴重超速事故,就可以強化政府方的正當性惹,你各位注意看啊,十次車禍九
次快,你各位不要心存僥倖啊,我們都是為了你們的安全啊,而且我們已經寬限到62kph
才開罰單了,我們都是專業的,這樣設計是為了安全,懂嗎?
作為台灣統治當局的中華民國流亡政府,長期以來雖然很努力幹了車商業務的工作內容,
但是交通運輸管理本業倒是完全放生,以致於不管是二輪還是四輪,台灣的用路人都只能
『售後自理』,而一般民眾所討論的用路人素質系列議題,只是結果而已,中央與地方政
府都要這樣的結果,因為長期執行極為不合理的交通規則,理論上會觸發民眾強烈反彈的
現象,於是透過大幅降低交通違規成本,淡化其中的不合理,而罰單金額不高,民眾普遍
不會認真看待,所以交通違規數量難以下降,而民眾使用私人車輛的頻率也增加了。
他們認為只要『行為上』是民眾違規,所有問題都不是政府的『責任』,這樣就可以解套
了,包括交通工程、包括區域規劃,所有的一切不用負責了,還可以墊高執政威信。
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交通運輸管理政策,不管怎麼兜圈子,只有賣車是真的,為自己卸責解
套是真的,交通安全全部假的。
血染山河,在所不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