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高薪低薪問題說穿了就是價格問題
而價格問題就有兩個面向
1.資訊不對稱
一個人很難面試很多間公司,
一間公司可以輕鬆長期一口氣面試一堆人掌握一堆人資料,對不熟行情的人很好騙他領低薪
,
以前很喜歡講,你不做後面很多人搶著做,或這職缺正常該給三萬五,老闆會常常說我兩萬
八就可以請到了,但是是否真的如此?或是她這價錢請到的人都做不久也不會告訴你。
明明雇主該開薪水條件卻很愛叫求職者自己開,
低於他心中數字就用那數字說你自己開的,高於他的數字就說我們照公司規定或甚至羞辱求
職者。 雇主很愛問你之前工作薪水多少?同時還有面試卻不願告訴你之前做這份工作的人
薪水多少?做多久?同事薪水多少?
情報不對稱導致談判籌碼不對稱。
2.供需問題
供給太多或需求減少或消失(
供給太多
當某種專業人才需求蠻多價錢不錯的時候,資方都很喜歡大量培養把價錢搞爛。
例如對岸現在的程序員、幾年前台灣的工程師、
還有英日語人才,
都有因為供給過多而掉價。
其實跟一窩蜂種高麗菜沒啥兩樣。
勞力市場跟所有市場的運作方式差別不大,
既不卑微也不偉大。
美國程序員薪水比中國好不代表美國程序員比較厲害,美國老師待遇不好也不代表美國老師
就是比較爛。台灣前幾年生科畢業薪水不好也不代表生科沒用或很好混, 現在老師也沒比
以前爛,但是少子化而沒學生了。
一切其實就只是市場不好罷了。
其實科技越進步發達,資訊知識傳播越容易,很容易專業就越不值錢。
以前打字打的快也是專業,現在口說就可以變文字。
曾經查字典查的快也是專業,現在直接估狗。
人手畫圖=》電腦繪圖=>ai畫圖
阿湯哥當戰機駕駛是很厲害的貴重人才,但也一樣要面臨被ai 取代的問題。
寫程式的人很厲害=》有人寫出會寫程式的程式
小時候常被教說勞力工作容易被取代、要做腦力工作,但現在腦力工作也可能是比勞力更快
被部分取代。
這就是世界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