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vorysoap (ivorysoap)
2022-10-07 08:23:33台北女子圖鑑是中共對台認知作戰?
全文自己找
以下去掉我認為的廢話
管仁健觀點》《台北女子圖鑑》桂綸鎂為何來自永康?
「認知戰」(Cognitive Warfare)雖然是最近才經常躍上新聞版面的名詞,但其實解放
軍早在2003年就列為「正式戰法」,特別針對台灣。因為礙於國際情勢,中國政府不便讓
解放軍直接動武「硬殺」,所以要改用心理戰及輿論戰的「軟殺」手段。
因此中國發動的認知戰,不是要吹噓共產黨有多好,而是只要挑撥台灣內部的矛盾與對立
,在網上發動一次又一次的白痴罵戰,例如戰南北、戰男女、戰學校、戰科系、戰工作…
…讓台灣四分五裂,分崩離析。
為何先惹怒了台南人?
由桂綸鎂主演的Disney+影集《台北女子圖鑑》,描繪女主角林怡姍從台南永康北上奮鬥
的故事。本以為播出後會引起許多人的共鳴,不料卻先惹怒了台南人。
台北出生,畢業於東華大學華文研究所,自稱熱愛台南,特別由台北南遷至台南定居的編
劇,用各種比瓊瑤奶奶更煽情,矯揉做作到讓人還沒聽完就先掉雞皮疙瘩的噁心對白,本
來是要讓觀眾同情來自台南的女主角。這些不斷陰損台北人的對白例如:
1.台北的女生,怕窮、怕醜、怕失敗。
2.真正的台北人,是不會多管別人家的事。
3.你真的是一個很適合待在舒適圈的人。
4.我看你這個妝,你不是台北人吧?
5.自己始終是台北人眼中的鄉下人。
6.台北人好奇怪喔!一條路有這麼多條巷子。
7.台北女生走路走得多,高跟鞋容易斷掉。
8.住在台北永康街,才發現什麼都買不起。
但是《台北女子圖鑑》前幾集播出後,可笑的後果來了。或許台北人大多是外地來的,或
許台北人本來對居住地的認同感就不高,甚至或許台北人天生就是肚量大,也可能是早就
被罵習慣了。總之台北人就是沒什麼反應,相反的卻是台南人先被激怒了。
顯然《台北女子圖鑑》的整個劇組,就是天龍國裡被黨國體制洗腦洗到智障的台灣史盲,
連「一府二鹿三艋舺」都不懂。清領時期台南被稱為府城,因此台南人才是全台灣最早的
「天龍人」。如果台北是日本的東京,那麼台南自然會是日本的京都。
來自台南的女主角,第一次去台北隨便找一家路邊攤就覺得很好吃,這是什麼腦殘劇情?
台南的廟宇及飲食,可說是全台各縣市的起源,這也是台南人向來最引以為傲的強項。歷
年來的民意調查,台南人對於居住地的認同感,始終名列前茅。
但劇裡讀高中時就嚮往台北的女主角,大學沒考好,只好留在台南唸了時尚相關科系。結
果去應徵彩妝企劃時,面試卻又一問三不知。最後業績有進步,靠的卻是其他男人指點,
接下來又跟好幾個不同的男人滾床單,這怎麼會是什麼「女子圖鑑」?是台南豪放女來台
北千人斬吧?
為何女主角會來自台南永康?
《台北女子圖鑑》在台灣播出後,即使找了早已過了少女賞味期的桂綸鎂掛頭牌,一周一
周下來,惡評依然如潮。要究責的當然先找編劇,雖然資深,也得過獎,但這次的《台北
女子圖鑑》,如果不是低價發包給工讀生?就是使用高科技的AI人工智慧神劇組合器吧?
撇開劇情架構、角色人設與對白橋段的荒謬,以及演員外型口音都不具說服力之外,最被
鄉民詬病的當然還是時空設定。這故事到底發生於現在?10年前?還是20年前?或者更早
?導演也不敢交代,觀眾就當是穿越劇在看吧!
至於最讓觀眾出戲的部分,應該還是故事地點。這就不只是編劇導演在擺爛而已,是整個
劇組都在打混。女主角說是來自台南市永康區,拍攝場景為何一眼就被看穿是在新化?
永康與保安都是原本位於台南縣,台鐵縱貫線上的重要觀光車站,1990年代小說家張曼娟
在她的短篇小說集《喜歡》裡,其中一篇小說〈天使的咒語〉中,提到了永康至保安「永
保安康」這樣站名的組合,以及這張車票中代表祝福的意義。
之後福斯汽車推出的T4商用車電視廣告,也用了「永保安康」的車票吊飾,從此就成了台
鐵熱賣商品,最高銷售紀錄曾創下一天賣掉10萬張,永康與保安應該算是台灣人最熟悉的
火車站了。
但女主角既然住永康,上台北卻不搭火車,跑去新化搭興南客運做什麼?就算堅持要搭客
運北上,也該去在鹽行搭國光、統聯或和欣吧?搭興南客運能上高速公路去台北嗎?
另外在車上會看到魚塭,這也很荒謬。永康在台南市東邊,靠山,高速公路就有交流道。
安南卻在台南市西邊,這樣也才會靠海,才會有魚塭。
簡單說編劇就是歷史與地理的常識都不足,為了營造文字對比的惡趣味,就用台北市永康
街與台南市永康區來當梗,女主角只好來自於台南市永康區。
問題是永康離台南市區不遠,別說今天資訊業發達後不算鄉下,就算是40年前,本魯的部
隊剛從金門輪調回台灣時,因為是砲兵,也在台南整編重訓3個月。
當時的台南縣永康鄉(1993年才升格為永康市),與其他台灣鄉鎮相比,就已經不能說是
鄉下了。因為雖然隸屬台南縣,但離市區不遠。統一與大成這兩家上市公司的食品廠都在
這裡,就業人口多,因此街市都很繁榮。
更重要的是永康這裡有個二王砲校,周邊因此還有9個大眷村。1970年代之後,軍人待遇
比照公教敘薪,加上退伍後有穩定的終身俸,讓永康這裡的消費力大增。一定要說永康是
鄉下,編劇或許要把時間設定到清朝吧?
拍給祖國14億人民看的吧?
其實就算沒住過台南,在台北的人也能想像。永康鄉雖是傳統的台南縣,但更靠近台南市
中心,就像台北的衛星城鎮三重板橋永和。永康鄉比起原本就隸屬台南市的安南區,外來
人口很多,就業機會也多,商機也就更大。
如果一定要用同樣的地名作梗,也不一定要用永康。從台中市大安區到台北市大安區,或
從南投縣信義鄉到台北市信義區,不是更能達到城鄉差異的效果?
問題是大安鄉與信義鄉人口都不到2萬,永康區人口卻多達23萬。如果中國要發動對台認
知戰,挑起鄉民「戰南北」的話題,永康的仇恨CP值當然遠大於大安或信義吧?
台灣有貧富差距,也有階級差距,但貧富與階級的根源不是城鄉差距。中國現代劇裡北上
廣深等大都市,會毫不掩飾的歧視從內陸省份來大都市謀生的農民工,那是城鄉差異,也
就是中國人自己說的「歐洲化的城市,非洲化的農村」。
但是台灣的貧富差距是來自不同的個人,鄉下來的地主或中小企業主,甚至公務員與教師
(限制少,監督少,外快多),口袋比台北大多數人都還深。這應該是常識吧?
況且把台南說成鄉下,就像日本人把京都說成是鄉下一樣的蠢。東京人即使有錢,也不可
能認為京都人是鄉下人吧?
《台北女子圖鑑》的製作團隊,就大方一點站出來告訴鄉民,這部戲是拍給祖國14億人民
看的,這不是台劇,而是中華台北劇。鄉民們有屁就早點放,等到回歸祖國後,進了再教
育營,就不會讓你們繼續亂吠了。
所以台北女子圖鑑是中共對台認知作戰? 有八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