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hun0303 (chun)》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中央社
: 2.記者署名:
: 陳至中
: 3.完整新聞標題:
: 陳秀熙:第3劑疫苗對中重症保護效益已逐漸歸零
: 4.完整新聞內文:
: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9日電)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今天指出,近期台灣染疫死亡率上升
: ,是因COVID-19疫苗第3劑對中重症的保護效益逐漸歸零,須趕緊接種第4劑或次世代疫苗。
: 陳秀熙帶領研究團隊,今天透過「新冠肺炎科學防疫」線上直播,分析最新COVID-19(2019
: 年冠狀病毒疾病)最新疫情趨勢與科學研究進展。
: 陳秀熙指出,台灣7成民眾有打第3劑疫苗,原以為在面對BA.5流行時,應僅有感染率上升,
: 中重症應受到保護。但近3週以來,染疫死亡率都呈現上升趨勢。
: 陳秀熙表示,過去對疫苗的定義為不能夠保護感染,但可保護中重症以及死亡發生,並且「
: 不會隨著時間而影響」,然而這個理論目前已受到嚴重挑戰。觀察台灣疫情可發現,原始株
: 製成的追加劑會產生突破性死亡,對中重症的保護力,會隨著時間拉長而衰退。
: 陳秀熙指出,9月底之後,台灣多數人施打第3劑的時間已經超過5、6個月,對中重症的保護
: 力剩下30%並逐漸歸零,成為近期BA.5流行下死亡數增加的原因。「現在要拯救這些生命唯
: 一的方法,就是對於容易住院被感染,以及容易變成中重症的群族,必須鼓勵他們趕緊施打
: 次世代疫苗或第4劑。」
: 研究團隊林庭瑀以疾病進展模型評估,如果台灣的次世代疫苗涵蓋率達80%,每日死亡率可
: 以從百萬分之2.3 ,下降到百萬分之0.87。
: 林庭瑀以日本作為對照,BA.5流行疫情也相當嚴重,但近一週平均每日死亡率約為百萬分之
: 0.52,相比於台灣的百萬分之2.29,是非常低的。其中原因就是日本第4劑施打率較佳,60
: 歲以上已達到72%,10月底更將擴大次世代疫苗接種資格、且縮短間隔時間。台灣雖已開放
: 第4劑一段時間,但65歲以上長者施打率僅40%,50到64歲族群甚至不到20%。
: 陳秀熙團隊隨後也舉出多項海外實證研究資料,證明追加劑預防住院、急診、死亡的效益,
: 都會隨時間降低,高風險族群應加強接種第4劑或次世代疫苗。海外研究也證實,疫苗接種
: 也可降低長新冠(Long COVID)的風險,即感染後的幾個月持續有呼吸道症狀、肌肉酸痛、
: 疲勞、頭痛。
: 陳秀熙表示,第3劑疫苗失效對生命的損失,雖不致於像上一波BA.2疫情一樣嚴重,但畢竟
: 「生命誠可貴」,作為公衛學者,不得不感到憂心,希望民眾趕緊施打第4劑或次世代疫苗
: 。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天對此表示,國內確實有許多民眾第3劑疫苗已施打
: 近半年,所以才會開放18歲以上民眾接種次世代疫苗,現在每天平均5至6萬人接種,可加強
: 保護力。(編輯:陳政偉)
: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210190071.aspx
: 6.備註:
還是不懂
先假設這疫苗有保護力的前提下
疫苗製成的速度根本趕不上病毒變化的速度
那打疫苗的意義何在?
再說這疫苗保護力好像有點不是那麼明顯?
還有副作用
現在打疫苗還是利大於弊ㄇ?
大家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