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k5520 (蓋亞)
2022-11-02 09:17:03媒體來源: 自由時報
記者署名: 許國楨、邱芷柔/綜合報導
完整新聞標題:
國衛院、台中榮總研究證實 使用顯影劑 血管性失智風險達4.66倍
完整新聞內文:
台中榮總內科部主任吳明儒指出,
顯影劑幫助醫師診斷腫瘤,
但也曾加罹患失智症風險。
我國每年接受電腦斷層、磁振造影使用顯影劑者約卅.五萬人,
國衛院與台中榮總合作研究發現,
十年內使用過顯影劑的民眾,將來罹患血管性失智症風險,
為未暴露者的四.六六倍,
呼籲使用顯影劑要持嚴謹態度,降低風險。
台中榮總內科部主任吳明儒表示,研究團隊透過健保資料庫大數據分析,收集二○○一年至
二○一七年卅歲以上、約一千一百萬筆資料,比對暴露顯影劑和未暴露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
結果發現,
使用顯影劑檢查十年內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為沒做過者的二.○九倍,
而失智症分為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兩大類,其中血管性失智症與顯影劑的關聯性更高
,
是未暴露者的四.六六倍,
罹阿茲海默症則約一.八倍。
顯影劑已被證實會傷腎,
吳明儒表示,
造成失智症與造成腎損傷機轉相同,
推測因顯影劑讓血液變得黏稠提高血栓機率,
且有潛在小血管問題者,使用顯影劑後易受破壞,這和血管性失智學理一致。
健保署籲減少非必要檢查 降低風險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指出,只要接受過顯影劑檢查就有風險,
並沒有所謂安全劑量,
但顯影劑檢查有其必要性,例如確認腫瘤、腎結石或是通血管、放支架等,必要時仍要用。
低劑量、靜脈注射,
多補充水分減少體內殘留時間,都能把風險降低。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會積極促進醫病共同決策,省思醫療行為必要性,減少非必要使用顯
影劑。
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https://tinyurl.com/29cqb2se
備註:
怕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