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的名字是潔西卡》書名就點出本書主視角與議題。有一天,13歲的山姆崇拜的哥哥
傑森,向家人宣布自己是女生後,在家中掀起波瀾。原本是人生勝利組的家庭──媽媽是
英國總理的內閣大臣、哥哥是品學兼優的校園風雲人物,從此刻起媽媽害怕兒子的未來、
自己的政治前途;山姆從學校邊緣人變成同學嘲笑的對象;一家四口關係變得緊張又緊繃
。
而這個故事特別的地方在於,並不是從想跨性別的傑森做為主視角,少了政治正確,而是
一個粗魯又直白的13歲少年為敘事口吻!我倒是很喜歡這個粗魯又直白,或許有點傷人、
白目,但是誠實。面對哥哥的性向問題,他總愛拿性器官做為證據,像是說「我還是不懂
耶,為什麼你覺得自己是女生?你有雞雞呀。我知道你有。我看過。」
自我認同的議題都是需要環境發酵的,有了「他人的眼光」為基底,預設了好壞,就會為
這個議題帶來的衝擊與思辯。這個故事的每一個人,就是因為背負他人眼光的壓力,就像
傑生與心理醫生的答辯:「因為傳統上足球算是給男生踢的。」「政治還不是一樣?但看
看媽,難道因為身為女人,她就不應該有企圖心嗎?」
每一個人都會有異於他人的地方,可是,這個時代的我們很矛盾,我們想要不一樣,但只
敢在多數人認同的的地方「不一樣」。為什麼呢?因為他人的眼光,我們不得藏匿「不光
彩」的異於常人。故事的高潮在傑森家人間對於什麼事情才是重要的答辯──成就社會眼
光?還是讓愛的人訴諸本心?「這樣就可以幫助你當上你想當的職位。我發誓我不會介意
。我辦得到的,我保證辦得到。我再也不會談這件事,我會維持這個模樣。傑森的模樣。
」「即便歷經千辛萬苦?歷經我們讓你飽嚐的千辛萬苦?你願意為我放棄這一切?」
作者約翰.波恩在寫這本小說期間,與年輕跨性別人士聊過,他們的坦誠與勇敢令他動容
。儘管想用自己的方式生活,無奈這個社會把性別定義得太過狹隘,對不符合定義的人士
並不友善,因此他們想這麼做得鼓起很大的勇氣。社會大眾因為不理解導致害怕。但愈是
去深入理解一個議題,就會知道其實沒有什麼好怕的。
性別的自我認同是更為複雜及缺乏被理解跟認識的議題,但回到每一個個體,最需要的或
許不是這麼多學術理論,只要踏出第一步就行了,先試著去理解、聆聽。這個可愛的故事
,想說的並不高深,但卻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從我們所愛的人做起,接納他原本的
樣子,好跟不好,都是!
有沒有潔西卡哥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