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問得很好。
本身從事農業,漁民的方面不清楚。
先回答結論:九成九的農民都是巨嬰,但是他們無能為力。
基本上政府就是在扼殺這個產業,農民從來就不需要政府的補助,而是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小農跟老農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現在台灣的農產品價格只會越來越高,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人力成本越來越高,缺工問題嚴重,千歲團時有耳聞,農業這種人力高度密集的產業首當其衝,相信大家也都知道,那有沒有辦法去改善呢?
答案是有的。
就是農企業。大家看到企業可能會本能性的感到反感,但是農企業才是農業真正的救星,只有讓真正想從農的人成立具有一定規模的農企業,才能夠真正的發展台灣的農業,打造農業全新的價值。
以政府目前的政策來說,農民沒有辦法開設公司的情況下同時保有農保以及未加工農產品免稅的優勢(明明確實是農民)只能以產銷班、合作社、農產行的方式來經營,這種情況造成投資市場的資金沒辦法大量的湧入這個產業(除非用很迂迴的方式避開法規的限制),讓現行農業需要被動的等待政府的補助與資源,以下舉例兩個例子說明:
一:今天農民種植某一種作物,因為受到天災人禍的影響,造成某種病害或是蟲害的大量發生,這時候農民並沒有辦法自己解決問題,因為農民本身的資金不夠,沒有辦法去研究、測試新的品種、農藥,但是如果本身是一個農企業,就可以持續做品種改良與實驗,透過迭代更新與發展,動態改良品種,而不是依賴農試所或是藥毒所等政府機關。
二:因為全球暖化以及氣候變遷等因素,很多栽培方式已經不適用,但是個體戶的農民沒有辦法去試驗新的機器和設備,嘗試新的栽培方式(風險及資金考量),讓台灣的農民生產方式及效率極度低落,如果這時候有農企業的介入,就可以將資本市場的資金帶入這個產業,創造真正的產業升級,而不是讓小農苦苦等待政府的農機補助。
透過以上的例子,大家可以明白,農業不需要小農、老農、青農返鄉耕種,不需要各式各樣的補助(當然有我們還是很歡迎),農業只需要的政府的政策支持,剩下的我們自己會搞定。
最後說一下我與幾個身為農二三四五代們的理想,創造一個真正的農企業(目前台灣所謂的農企業大多數為貿易導向),專注在農業的技術與發展,利用新的生產方式使年輕人願意進入這個產業,創造友善的產業環境,透過專業分工降低種植門檻,使農地勞動力解放,不用全年無休,而是跟其他的產業一樣週休二日,利用標準化規格化的生產以及機器的引進使人力成本下降,提高產業平均收入,吸引更多人才,使農業年齡下降,也還給消費者正常的農產品價格。
額外補充一下高麗菜的掛點,高麗菜超種是所有高麗菜盤商都知道的事情,他們也不在乎,種高麗菜本身就是一種賭博,所以這段時間輸的下一段時間就會贏回來,大家可以不用擔心,但是新聞上報的農民是真的損失慘重,他們不是盤商,他們是真的老農,只會種這些東西,價格崩盤他們就很慘。